第181章 大开喷戒

 按照大明的礼法,番邦使臣觐见,需要一套严格的流程。 

 首先需要将国书上报礼部的主客清吏司,清吏司郎中拿出一份接待计划,逐级上报,最后报给内阁审批,内阁票拟通过后,呈送御前,司礼监加印,然后按照程序接待。 

 朝鲜国的国书递上去后,程序很顺利,没想到,司礼监并没有加印,而是打了回来。 

 魏藻德看了看批注,原来是将负责接待的官员换了,便原封不动打回礼部。 

 片刻之后,钱谦益拿着奏疏找上门来。 

 “魏公,这是何故?” 

 魏藻德放下手中的文书,说道:“这是陛下的御批,并非老夫的意思。” 

 钱谦益皱眉道:“接待番邦使臣,通常都是礼部的职责,偶尔由都察院出面,再或者是其他官员,我都可以理解,可是,为何要点名杨廷鉴?” 

 魏藻德说道:“杨廷鉴身为翰林侍读,接待番邦使臣,有何不可?” 

 “他早已不在翰林院任职,只是挂了个名而已!” 

 “有个名头就够了。” 

 “可是,可是……” 

 钱谦益纠结半晌,这才说道:“莫非魏公没有听说?杨廷鉴如今嚣张跋扈,前几日论道讲学,他把人给揍了!你说说看,洪先生六十多岁的年纪,不远万里来到大明,只为交流儒家学术,竟被一名后生当众给打了两巴掌,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魏藻德点点头:“倒是听说了,可是,此人乃陛下钦点,老夫也没法子啊!” 

 钱谦益思来想去,说道:“我去见陛下!” 

 “老夫劝你还是别去了。” 

 “为何?” 

 魏藻德叹了口气,说道:“你还没看出来吗?如今的陛下早就不再信服儒学那一套,杨廷鉴就是陛下有意安排,就为了向朝鲜国兴师问罪。” 

 钱谦益说道:“朝鲜国屈服建奴,只是权宜之计,当时我朝陷于内乱,根本无力出兵援助,这才让建奴找到可乘之机,而今,朝鲜王世子亲自造访,此中深意,难道魏公看不出来吗?他们分明是有意与我们合力对抗建奴,共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