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收黄花梨

经过考古研究发现,在明清时期黄花梨就被当做贡品,专门供给皇室用的。

 黄花梨的家具,越久越容易出油包浆,还是那种越用越有光泽越温润的料子。

 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

 而在《圆明园则例》册三《物料轻重则例》里记载,黄花梨是仅次于紫檀木的存在。

 当时紫檀木的价格是每斤2.2钱,而黄花梨是每斤1.8钱的价。

 这本书先是被京城、沪市等地那些爱好收藏的有钱有权人关注了那么一波,表示想收藏。

 既然上面的有钱人有权人喜欢这东西,说明有利可图啊。

 那些精明的商人们嗅到了商机,才跑来这里把黄花梨的价格一步一步的炒了起来。

 由此可见,它本来就是个值钱的大宝贝。

 只是在民国和抗战那些年月,大家都朝不保夕,没人会关注木料好不好,有没有收藏价值。

 咱们国家成立之初就更不用说了,一穷二白的。

 加上后来的除四旧,直接让黄花梨就此蒙尘,沦为耐烧的柴火。

 不过这也很正常,人只有吃饱穿暖有地方住了,才会关注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不管怎么说,这波机遇她夏染是赶上了。

 租了当地的一个靠近公路边的大院子,在门口写了个收海南黄花梨的牌子就开干了。

 价格直接写了1块5到1块8/斤,看优质程度定价格。

 对,她按斤收,当下好多人都是按车或者吨为单位算的,她按斤收。

 细算按斤称对他们更划算,这算是目前市场的最高价。

 夏染又花了些钱雇佣那些闲着没事干的老头老太太帮自己到处宣传了宣传,说自己这里收黄花梨和其他贵重料子。

 夏染准备好磅秤,就坐等客户上门了。

 很快就有人上门了,比如手里有不少存货的那几家铺子的老板们。

 他们主要过来是刺探军情的。

 看夏染是来真的,还是骗人的。

 经过一阵讨价还价,觉得夏染给的价格可以。

 他们能赚不少,就打算把各自手上积压许久的这些料子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