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年了,进军国内房地产(第2页)
李娜偶尔会从共同的圈子里听到些他们的消息,心里没什么波澜。
曾经她以为赚一百万比登天还难,而现在在拥有几亿刀的情况下,赚个几千万刀就跟玩儿似的。
nyC的雪下了五回,又化了五回。街景在四季更迭里变了模样。
2008年的春天,她读博了。
名下的公司也在稳步扩张,每天穿梭在课堂和会议室之间,忙碌却充实。
金融危机不期而遇,但李晨非常敏感,李娜也是,韩楚风他们几个,不仅避开了金融危机!
还因为某水果的股票,小赚了一把!
国内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罕见的寒冬,新闻里每天都在播报房价下跌、楼盘滞销的消息,不少房企挣扎在破产边缘。
李娜却在这时嗅到了机会——她盯着那些触底的价格数据,愈发觉得这是抄底的最佳时机。
她没立刻拍板,而是派遣了由资深地产分析师、资产评估师组成的专家团队。
还有一支专攻并购法律的顶尖律师团。
专家们拿着厚厚一叠报表,逐条分析各家房企的资产状况、土地储备和债务结构;
律师们则埋首在合同条款里,反复核查潜在的法律风险。
最终,他们锁定了一家在魔都的大型房地产公司。这家公司手里握着不少黄金地段的地块,只是受大环境拖累,几个项目成了烂尾楼,资金链濒临断裂。
最让李娜满意的是,对方为了尽快脱手,同意剥离所有烂尾项目的债务——这意味着她收购的将是一份“干净”的资产包。
谈判进行得很顺利,一方面是对方确实急于回笼资金,另一方面,韩楚风帮忙给李娜动用了不少国内的人脉,从中斡旋协调,扫清了不少隐形障碍。
当双方在最终协议上签字时,李娜以38.6亿华夏币的价格,将这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彻底收入囊中。
“这价格,就算现在转手,按市价卖也小赚不赔。当然这得在房地产不继续下跌的情况。”
负责评估的专家在庆功宴上笑着道
李晨和韩楚风虽然也不少给她帮忙了,但其实并不太认可李娜对国内房地产的抄底行为
“说实话,国内楼市现在这情况,我们真不太看好。短期收益也不行,房地产这一行还向来水深。”
李晨的声音带着坦诚,“不过你既然决定了,我们肯定支持。”
韩楚风也在一旁补充:“放心,我家在这方面有人脉,有需要随时开口。但房地产方方面面的水确实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