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周建华(第2页)

 李娜心里“咯噔”一下,嘴上应着:“哦,他运气真好。”

 “人家是中专毕业,肉联厂王厂长的外甥,”大姐一边收拾文件一边说,“宣传科现在缺个能写的,正合适。”

 李娜“嗯”了一声,心里却闷得发慌。谁不知道宣传科活儿最轻省?写写报道、办办板报,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她之前就提过想来宣传科的!

 可她被分到了材料科,一进门就听见老员工低声说笑:“又来个‘材料狗’,往后有得熬了。”那声音不大,却像针似的扎进耳朵里。

 同科室的张大姐是个热心肠,见她站在门口发愣,赶紧过来拉她:“新来的小李吧?快进来坐。”她把李娜领到靠窗的位置,桌上堆着半人高的报表,“咱这科别看乱,清净!”

 李娜勉强笑了笑:“谢谢张大姐。”

 “宣传科那地方,看着风光,其实最是刀尖上走,”张大姐压低声音,往窗外瞟了眼,“现在这光景,笔下稍不注意就可能出岔子,真要是说错话写错字,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倒血霉都来不及!”

 李娜心里清楚,这是前辈在宽解她。她拿起桌上的算盘,拨了两下:“您说得是,我就适合干这个,踏实。”可指尖触到冰凉的算珠,心里还是泛着酸——谁不想往高处走呢?

 周围同事见了她,都客客气气的,有人递过搪瓷杯:“小李,喝水不?”有人笑着打招呼:“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有啥不懂的尽管问。”李娜一一应着,心里却门儿清——新人刚到,谁也摸不清底细,面上功夫总得做足。

 就像家里那位在机关干事的堂叔说的:“初来乍到,大家都会和善的,对你对你客客气气的,等了解你的底细之后,再考虑怎么对待你!

 见人下菜碟儿就是如此,但生存法则就是如此,你必须适应。”

 堂叔在机关干了十年,工资也才37块5,一分没涨过,他的话,李娜信。

 没后台,分到哪儿就得认哪儿。李娜深吸口气,把那点不甘压下去。至少不用去乡下啃土了,能留在城里,已经比95%的同龄人强得多。只是这工资,每月得交家里30块,剩下的5块5,够她活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