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到底该兑换什么好呢?(第2页)
可只有母亲自己知道,父亲并非表面那般干净。他嫖过,也赌过,只是次数不多,没被外人撞见罢了。母亲曾哭着说,父亲把家里60万的存款都折腾没了,不知道是花在了嫖上,还是输在了赌桌上,不仅如此,还欠下了20万的外债。
父亲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不动手打老婆。可这一点,远远抵消不了他带给母亲的伤害。母亲对奶奶和父亲,有着近乎深仇大恨的强烈情感,其中就包括月子里受的委屈。母亲走后,父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们用尽了所有办法寻找,却始终没有她的消息。
旁人总说,孩子不是养到18岁就完事了,往后结婚生子,都离不开母亲的帮衬。可母亲大概觉得,把李娜养到18岁,已经仁至义尽。毕竟,李娜连最差的高中都没考上,这在母亲看来,或许也是一种失望的解脱。
母亲走后,家里的日子立刻捉襟见肘。李娜这才发现,父亲那点工资,连他自己都不够花,根本没一分钱能花在她身上。家务活也落到了她头上,可她压根没干过这些,一时间手忙脚乱,家里乱成了一锅粥。
以前,母亲总抱怨:“为什么我们年轻的时候,小孩子七八岁就什么都会干了,轮到00后,当妈的让女儿干点活,一家子都攻击我不疼孩子?”那时李娜不懂,直到自己亲身体验,才明白母亲的难处。
后来李娜才知道,那个被人瞧不起的家庭主妇母亲,其实每个月有1万多的收入。想来,这才是父亲死不离婚的真正原因吧,他舍不得母亲那份能贴补家用的收入。
说实话,李娜到现在也不知道母亲去了哪里,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母亲不是没想过离婚,她去法院告过,可没被判离。她大概也想过先离婚再继续维权,可架不住七大姑八大姨的劝说,更抵不过一群大老爷们的阻挠。那些人,或许是怕自己的老婆有样学样,动摇了他们固有的利益。
李娜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妈妈歇斯底里的质问爸爸,如果自己不是爸爸的种,并且结婚以后长期出轨,不做任何家务活一分钱不赚,甚至伙同外面的情夫对父亲拳打脚踢,那么父亲能接受吗?
咱就问为什么男人接受不了的需要女人接受,就只是因为你们是男人吗?
在主流社会的某些观念里,男人吃喝嫖赌好像不算什么大问题,不帮忙干家务活也理所当然,仿佛所有的问题,根源都在女人身上。还有人总攻击不结婚的女人,说她们如何如何不对,可若是女人跑国外去,在那些底层男人眼里,更是错上加错,甚至被扣上“叛国”的帽子——尤其是嫁给外国男人,在他们看来,更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当然,他们对外国女性来到国内,却是举双手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