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李月的困境(第2页)
李娜的声音低了下去:“她以为挑个好地方就能过好日子,可现实哪有那么简单啊。”
她心里充满了疑问:妹妹是被逼的,还是真的撑不住了?
那个年代,一个城里姑娘嫁去偏远农村,就像掉进了深井。交通不便,通信困难,一封家信要走几十里路才能寄出。
能够寄出李娜,怀疑是那男人家里想让李娜他们这边给寄一些物资过去!
求助无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旦被锁住,就很难再挣脱。
就是到了21世纪,那远嫁的姑娘们又有几个能过得幸福的?不过就是到最后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不妥协也得妥协!
想到这里,李娜的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她知道,这个年代的农村,对一个孤身的女知青来说,处处都是看不见的危险。
李米看着她,眼里满是心疼。两姐妹心头都发沉。
李月下乡的地点在钱塘江。
在2025年,这是个风景优美、经济发达的好地方。但在物资匮乏的60年代,这里的日子却异常艰难。
觉得胸口堵得慌。
李月下乡的地点在钱塘江,李娜当时就反对这个点儿,让李月去东北,可是李月不听。
李月生说喜欢那白蛇传的故事,可问题是,你是去下乡的,不是去钱塘江的省会工作的。
你下乡的点儿离白蛇传那儿远着呢!
在2025年,这是个风景优美、经济发达的好地方。但在物资匮乏的60年代,这里的日子却异常艰难。
就现在就钱塘江农村土地贫瘠:多是盐碱地,收成微薄,口粮常年不足。
一年到头农活不断,尤其是双抢时节(抢收、抢种),累得人直不起腰。
-生活困苦:物资紧缺,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
相比之下,当时的东北真的是更好的去处。
更别说这时候的东北不缺吃喝,农村人条件也好,人家也不愁娶媳妇,你就想嫁人家还未必愿意娶一个娇生惯养的城里姑娘呢!
谁不知道东北物产丰饶:土地肥沃,盛产粮食和各种物资。就有很多人活不下去了,尤其自然灾害那三年都往东北跑的!
尤其是东北冬天天寒地冻,无法耕作,反而成了难得的休息时间。一年也就干半年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