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病逝·身后事(第3页)

 

这样的话,风险就更低了——朱元璋要是还活着,由于他的压迫力,那大家可能会害怕恐惧;但是等他死了之后,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啊。

 

“但是这个胡惟庸案给那个时候的人的阴影肯定不小,这种阴影的影响下,他们会愿意再提起这件事情吗?甚至,他们敢提起这件事情吗?明朝朝廷和皇帝会不会也不想让这件大案的真实情况被公之于众?”也有人对此不太乐观。

 

“可能会有人愿意说,但恐怕只是说一点,不会说太多。”

 

一来,就是这些经历过这件事情的人对此的心理阴影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他们不愿意提及往事,至少不愿意明明白白详详细细地提及,最多唏嘘感慨叹息几句;二来,就是明朝朝廷和皇帝的态度了。

 

——对于这件大案的真实情况和深刻影响,明朝的朝廷和皇帝会愿意让其被明明白白公布出来吗?

 

哪怕朱元璋本人已经没了,而且很可能日后的皇帝也不是他属意的继承人,但是这个问题可是和继承人是谁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和继承人的性格和认知有关。

 

如果继承人也觉得这件事情不好大张旗鼓,那,虽然这“历代”上面能够匿名回答,但是否有人担忧被发现的可能,而干脆不愿意明明白白说出来?

 

毕竟,能够说一个大概的人估计不少;但是能够详详细细说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的人,恐怕是不会太多的。

 

【当然,郭子兴作为朱元璋的干岳父,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他的待遇也来了一次大提升——朱元璋先是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妻子为滁阳王夫人;后来,又专门派人去祭祀郭子兴,并且自己表示“惟王能活我,致有今日,尽平天下,家国已成,再生之恩终世难忘”,对郭子兴对自己有大恩的事情盖棺定论;后来,又接连建造滁阳王庙、滁阳王坟享堂等,并且安排人为其守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