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天有猫了吗
第1006章 恶化·马贼
“完了!”刘邦用两个字对这一段情况进行了总结。
走到这个地步,明朝走向覆灭的结局就已经变成了必然,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已经没有什么扭转的可能。
其实,之前那个白莲教徐鸿儒起义其实还没到最危险的地步,朝廷其实还有一定的挽回的余地——因为那是以徐鸿儒一个人作为首领,以之前的各种白莲教教众作为主要成员的一次起义,或者说,造反。
以徐鸿儒一个人作为首领,那么这一场起义就缺乏其他的头领,或者说,规模没有那么那么大;而以之前的白莲教教众作为主要成员,这固然能够做到一举起事便声势浩大,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教众都是之前长期笼络下来的,而非单纯大的直接被“起义”“推翻朝廷”这个口号号召而来的普通百姓。
换言之,起义所能够影响到的、能够动员到的人群,还没有那么广泛。
而自古以来,农民起义,而非官员勋贵兵变,想要成功的一大前提就是,人数足够多,愿意投身于此的百姓数量足够多,足够直接撼动朝廷的根基。
而徐鸿儒那一场,确实人数没有那么那么多。
但是这一场起义就不一样了……
先是王二起义,又是王嘉胤、高迎祥、不沾泥,以后还会有其他人,这些人全都宣布起义,自己作为自己这一块儿的首领,带着自己手下的人开始对抗朝廷——固然一时间没有徐鸿儒那般规模庞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有这么多人都主动成为首领,那么就能证明,这个时候百姓们的态度。
当然,从这些人宣布起义也都能招揽到百姓跟随自己,也能够证明这一点。
百姓们主动参与这件事情的热情足够高,人数足够多,所以能够供养出来这么多的起义军首领,所以有这么多人敢于宣布起义而不是跑去投奔一个人;这一次起义,也都是各地在突发情况下宣布响应,而不是王二或者谁谁谁提前布局多年,百姓们对朝廷的怨恨已经到了顶点,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前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