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任命·避之唯恐不及(第3页)

 官员们也是看情况的,并不是说一个地方当时情况不对就一定没有人愿意主动前去——这还要综合考量这个地方日后的前景、自身的能力和背景、朝廷的现状等多方面因素。

 如果综合考虑下来,发现有利可图,譬如,如果自己现在过去,很可能在日后立下大功,平复此地,安定一方,那就一定会有人愿意主动前往!

 虽然这个过程必定不容易,但是那又如何?

 想要升官,想要立下大功,那不就是要做到别的官员做不到的事情吗?

 只要自己的能力足够,背景足够,朝廷的情况也能够在自己的预估范围内,那么,一些别人不敢轻易处理的难事儿,那就是自己绝好的晋身之阶。

 这样做的人一定有,而且绝对不算是什么少数。

 但是现在,整个明朝朝廷,竟然真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前去陕西那边,哪怕是担任三边总督这样绝对的位高权重的官职……

 这说明,他们既对于陕西的现状非常为难,又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侧面证明了当前陕西现状的严峻程度,哪怕是搞党争,但是能够混到一二三品朝中大员的官员,那也绝对没有等闲之辈;同时,他们还对朝廷的情况没有信心——他们觉得除了自己难以应对外,朝廷也难以应对现在的局面……

 至于说什么背景靠山之类,都到了三边总督这个地位了,他们本人就是靠山,无需多提。

 所以,从这些官员们的反应就能够清除看出来,当时明朝朝廷——不是单指陕西,而是整个明朝朝廷的情况有多严峻!官员们本身,又对朝廷的未来持有一种差不多保守悲观的态度。

 这样的朝廷,那就是真的要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