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张献忠·联盟(第3页)

 当时怎么就求情了,没有直接把他弄死呢?都已经依律当斩了啊!

 ——朱棣咬牙切齿,突然觉得,军中的纪律建设有必要加强一下,不能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了,一个该处斩之人,被求情就被放过了……

 这就是缺乏纪律!

 要是这个主将遵守纪律没有求情,或者,主将求情了,但是总兵恪守军纪,没有听从这个求情,按照纪律处理,那怎么还会有这个张献忠在大明的江山上搅风搅雨?

 加强纪律,必须加强!不用等到日后,现在——等到故事结束之后,他就让人去专门加强纪律!

 【是的,明末的农民起义还有一个特点,即在一定时间段内,不同的起义军还聚集到了一起,共推盟主——不是类似于绝对首领的那种,而是盟主——带领所有队伍一起转战四方,这种做法有效增强了起义军的力量和互相配合。】

 “啊……”刘彻有点同情明朝了。

 这明朝末年的起义军,还真的和之前朝代的起义军有点不一样,有了很重要的一个进步之处……

 这对于起义军本身来说自然是好事儿,有所进步啊;但是对于朝廷和皇帝来说,就是噩耗了——进步什么呢?为什么要进步呢?维持原状不好吗?

 但是没办法,人家就是进步了,虽然也未必是读史所以进步,但这更加可怕——不需要读史,只需要根据当前情况,就能自动自发觉得,应该聚集到一处,把力量放在一起,达成配合……

 这样的人,那就是绝对的人才,至少在对于战局态势上是人才。这样的人才,手下有了人手,其他人愿意听命,那他能够做到的事情,就会非常非常多。说不得,能直接让明朝人仰马翻,甚至效仿黄巢或者超越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