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京畿·勤王(第3页)

 “啊?”对于明朝的制度不太了解的皇帝们发出疑问的声音。

 如果说是这边军不利,导致外敌杀入腹地,那当然得承担责任,当然要进行惩处,但是这个惩处吧,也是要看情况、看人的。

 如果说确实是主要官员有着严重问题,没有能力还胡搞乱搞,导致了一切惨剧的发生,那么就可以直接把这个人抓住,甚至还可以迅速明正典刑——这对于提振士气、让士卒们和百姓们支持朝廷、相信朝廷有着很大的正面作用。

 毕竟,人行不行,有没有胡作非为,底下的人也不是傻子,肯定能够看出来,如果是这样的官员,必定是已经人心尽失,犯了众怒,朝廷这个时候快速处理,从重处理,带来的就是正面效果。

 但如果这一次惊变背后的原因很复杂,至少,不能全都怪到这个主要官员的头上去的话,那就应该缓缓图之,考虑考虑换个处置方法,比如让他戴罪立功,比如让他弥补过失——哪怕等到事情都结束了之后再谈惩处都可以。

 但是在当下,就要考虑是不是放一放,缓一缓了。

 还是那句话,底下的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也能看得明白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干了坏事儿,谁干了好事儿……朝廷在这个时候,那是必须要考虑到军心民心的。

 而,如果这个罪责不仅不完全是这个主要官员的责任,且,这个主要官员之前还立下大功,数度有过正确的做法和建议……那就更不好动这个主要官员了。

 不仅是在惊变的这个档口不好动,就算是事情结束之后,即便要惩处,也不好走到要直接下狱杀人的地步——这是因为他的功绩,他的能力,他的威望和他的军心民心。

 在危难时刻,更要考虑人心,要考虑如何能够团结各方力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