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壮大·肉食者鄙

 【这一次勤王精兵大量兵变转投起义军,对于农民起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崇祯三年之后,起义军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秦晋两地的壮大,和这些情况密切相关。\b_a!i`m¢a-s/y+.+c·o`m¢】

 “这就是如虎添翼吧。”百姓中,有人感慨,还活学活用起来,“这样规模的起义,本就已经是猛虎了,现在有了这么多精兵加入,那自然就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寻常的猛虎或许还能制住,但是插上了翅膀的猛虎……”

 那还有人能够对付吗?

 或者说,就算对付得了,岂不也是要把命给搭进去?

 “但是你们说这明朝朝廷图什么啊?”更有不少人对此完全不能理解,按照他们朴素的逻辑,,这既然要召集军队勤王救驾,那自然应该安排好各方面的情况,粮草自然是要尽可能给得充足,饷银也是,还有相关的行军路线、驻扎地点……

 这可是敌军杀到了京城外面的危急时刻!

 这个时候,那是既要有速度,又要尽可能周全,不是吗?

 这种时候,不应该是生怕自己做的不够妥帖不够周全,出现什么漏洞,发生什么意外之事,导致这外敌真的对京城产生什么威胁吗?

 怎么这明朝朝廷看起来却不是他们所想的这样?

 先是调过来的山西军队,愣是让人家一天一个地方,连续更换驻地,还不给破例让他们领到口粮,于是这些士卒竟然愣是三天都没有一丁点口粮,还要不断行军——一天一个驻地,那是当然得行军的。,k,a-n_s\h!u.c·m?s\.*c·o*m`

 寻常人,只是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三天吃不上正经东西那也要离死不远了,更何况这些士卒们还真的需要不断行军,且目测,这行军还需要背上很多非常沉重的器械盔甲之类?

 如果只是这山西军队的安排出了岔子也就算了, 可是朝廷的解决之法竟然是把山西军队的主帅给抓起来,而不惩处那些兵部的人……

 莫不是兵部的人比这些主帅更有靠山?更讨皇帝喜欢?

 还有延绥军队克扣军粮,甘肃军队不给粮食只知道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