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权衡利弊,帝王心术(第2页)

 ……

 一阵过后,金光明灭,而后没入初武皇帝体内,平添了几分威势。

 “陛下,汪太尉来了。”

 初武皇帝刚刚收功,外面便传来莫人封恭敬的声音,似乎已经等了良久。

 “嗯,带他们到偏殿候着吧。”

 “喏。”

 莫人封退下,而后将汪峋等人带到偏殿之中。

 这次被召来的不止汪峋,中枢阁的官员几乎全都来了。

 在南魏建立之后,初武皇帝便设立中枢阁,专门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之事。

 简单来说,中枢阁便是朝堂权利的中心,亦是文武百官的代表。一旦中枢阁决定通过的事情,文武百官只能照做。

 当然,因为苍河盟约的影响,“太师”二字现在恶评如潮,故而此位一直悬而未决,其事务由中枢阁共同分担。

 这次初武皇帝将中枢阁的大臣召来,亦是为了尽快落定江南之事。万一再拖下去,谁知道会死多少人?会死哪些人?

 初武皇帝刚一出现,汪峋就跪伏在地大声哭诉,痛斥顾长青的种种暴行,请求初武皇帝严惩不贷。尤其是小郡公和汪玉海的死,完全超出了镇武司的职权范围,乃是擅越之罪。

 这次其他中枢大臣也是一改常态,纷纷附和汪峋的说法。

 毕竟顾长青此举不但触动了汪峋的利益,同样也让其他官员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朝廷命官说杀就杀,功勋子弟说斩就斩,尽管证据确凿,可是你顾长青也不该直接动手啊,怎么也要上报朝廷,让他们中枢阁来定夺吧?

 镇武司四圣院的确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可是……文武百官不乐意啊!

 能够登上高位的朝臣,又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就算他们屁股干净,他们家里的亲眷呢?晚辈后裔呢?

 谁家还没有几个纨绔子弟?

 要是都如顾长青那样不教而诛,谁受得了?

 自古侠以武乱禁,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只不过,中枢阁这次虽然统一了意见,但是初武皇帝却没有直接同意。

 朝臣与皇帝本就是相对立场,因此当所有朝臣站在一条战线的时候,那么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皇帝是否愿意,都必须持反对意见,因为这是权利的平衡,帝王之心术。

 而且江南之地的肃清,提升了不少国运,给初武皇帝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所以他现在反而有点为难了。

 且不说顾长青乃是自己亲封的朱雀秘卫,除了行事有些出格之外,似乎所作所为都在规矩范围之内,完全合情合理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