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撇清自己(第2页)

 “翻旧账?”朱由校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谁要翻?是东林那些只会空谈的言官?”

 他走到案前,拿起朱笔,在捷报的空白处重重一点,“徐天爵的折子上怎么写,朕就怎么批。没有两万俘虏,只有五万斩首,剩下的,都是溃兵,跑了,死了,都行。”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骆思恭身上,语气变得严肃:“这件事,你知,我知,徐天爵知。锦衣卫的人,嘴巴都该有把门的,谁要是敢往外漏一个字. . . . . .。”

 “臣明白!”骆思恭立刻躬身,“臣这就下令,所有涉及此事的旗校,一律封口,违令者,按锦衣卫规矩处置!”所谓的规矩,自然是剥皮实草,株连九族,无需多言。

 朱由校满意地点点头,重新坐回龙椅,拿起那枚玉如意把玩着。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忽然让他想起小时候听的故事——那时候万历爷还在,太傅给他们讲战国旧事,说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秦昭王如何默许,如何让白起担了千古骂名。

 “骆思恭。”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漫不经心,“你说,当年白起坑杀赵卒,秦昭襄王真的不知道吗?”

 骆思恭一怔,随即会意,低声道:“君心难测,但臣以为,若无王命默许,白起不敢行此大事。”

 “说得好。”朱由校笑了,“可后世史书里,只骂白起残暴,谁又会去深究秦昭王的心思?”他将玉如意放在案上,轻轻一推,“做君主的,要的是江山稳固,不是史书上那几句‘仁厚’的空话。徐天爵既然敢做,就该担这个名。将来史书写起来,就说是他徐天爵屠戮降卒,与朕无干,而且朕也不知道,你也没有给朕说过这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