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从退伍军人走上权力之路未见清风
		第1029章 这都不生气?(第2页)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秦牧。
一来,淮宁县的真正掌控权还在秦市长这边,那是秦市长起家的地方,要定县委书记,肯定是秦市长来推荐比较合适。
二来,秦市长在经开区的人事任免上,退让了很多,涉及淮宁县委书记的岗位,理论上,薛书记这边就该退一步,完全交给秦市长来推荐。
“高强同志在淮宁工作多年,县长的任上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淮宁的同志对他也比较信服,我看,由高强同志接就可以了,有利于淮宁县的工作稳定。”
在这个时候,秦牧也不会去推辞什么,直接就把高强给推了出来。
该退的时候要退,该争取的时候,自然也不能放弃。
这是原则问题!
“高强同志确实不错。”
“工作经验足够,资历也足够,能力也很不错。”
“由他接,是最合适的!”
……
秦牧的话说完,李正、卓志宏、李先耀三人,都表达了支持,他们三人,也基本上就是秦牧在市委常委会上的所有支持了。
但赵朗和彭国阳等人都没有表态,很简单,他们在等,等薛书记的态度。
只要薛书记同意,他们也会在第一时间表示支持。
“高强同志,资历和经验上,的确是足够了,但我总觉得吧,淮宁县的发展,太重要了,可以说,淮宁县的经济发展,就是江州经济的新增长点,需要一位有进取心,有开拓精神的同志主持工作。”
薛刚一说话,就把淮宁县的重要性拔的很高,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支持高强。
“很显然,我们高强同志的开拓精神不足,进取心不高,让他接任的话,我担心会延缓淮宁县的经济发展。”
薛刚又补充了一句,“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大家也都说说嘛,如果是我的错误,可以指出来,我是能虚心接受的。”
你的错误?
在场的人很清楚,一把手这么说的真实意思,并不是真的要指出错误,而是在暗示其他人,赶紧拿出一些确凿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