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颜真卿对裴徽的惊骇认识

按照李林甫的计划,今年各道、州、郡、县都要新加三种田赋、人头税和十一种商税和七种货税.

 剑南道既然受灾严重,那便减免人头税,其他税收照常。

 李林甫也没办法啊!

 随着土地兼并的情况一年比一年重,每年都有大量良田被不需要交税的世家、门阀、官宦和寺庙吞并。

 再加上贪腐越来越严重,税收层层收上来,能剩下一半都算好的。

 导致运送到长安的税收一年不如一年。

 而为了维持大唐庞大的官府、权贵、宗室体系人员俸禄和军队军饷的正常供应,特别是皇城内李隆基的盛世之梦继续下去,李林甫只能绞尽脑汁、变着方法的不断加税。

 这就导致大量百姓交不起税,有的被逼着成了大户人家的佃户或者仆人,有一些则是被逼着成了山贼、水贼、马贼和逃户。

 批示过剑南道的文书之后,李林甫又拿起一个关于任命的文书。

 见是御史台提命佳婿裴徽兼任侍御史,一边惊叹裴徽好手段,一边毫不犹豫的签署,并盖上了右相印章。

 对于裴徽与宿敌杨国忠的关系,李林甫丝毫不在乎。

 因为他知道,以杨国忠极度势利的秉性,很难得到杨贵妃、杨玉瑶姐妹和裴徽的真心对待。

 下一个文书是吏部关于今年大唐各县定级的请示。

 每年这个时候,吏部都要根据各县的人口、税收等规模大小,对各县重新定级。

 这与普通老百姓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对各县的官员和财政等影响很大。

 只因为大唐的县分为赤、望、紧、上、中、下六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分为上、中、下三级。

 等级不同,县令及县中官员的品级便不同。

 等级越高,县中官员的品级便越高。

 驻军人数、配的吏员人数、财政费用也会随之增加。

 绝大多数县的等级,多年都不会有变动。

 但这却是一些县中官员提升品级的一个办法。

 每年都有人走这个门路来升官。

 吏部递交过来的请示文书上面,对此次提升等级的七个县进行了标记。

 这七个县提级的事情当然提前都给李林甫这边打点过了,李林甫看了一眼便准备批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