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如何才能说服李隆基(第3页)

 “一旦军心不稳,安禄山便可趁虚而入,说不定还会趁机与吐蕃人相互勾结,届时后果不堪设想啊!”

 话说到此处,只见裴徽那张原本就凝重无比的面庞之上,更是增添了几分深深的忧愁之色。

 他缓缓地抬起头来,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一幅即将发生的可怕场景一般,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重重地叹了出来。

 这一叹之中,似乎包含了无尽的忧虑与无奈。

 紧接着,裴徽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方才再次开口道:“若真如此发展下去,那么待到安禄山起兵造反之后,恐怕陇右、河北、河西以及河东等地的乱军将会如同那决堤之洪水一般汹涌而来,迅速连成一片啊!届时所引发的后果,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不敢去细想啊……”

 裴徽话音刚落,便用眼角余光偷偷的看了一眼李隆基。

 只见李隆基的脸色微微一变,不仅如此,就连他那双平日里深邃而锐利的眼眸之中,也在此时不由自主地闪过了一丝惶恐之意,充满了惊惧。

 将李隆基这一系列细微的神色变化都尽收眼底之后,裴徽一直高悬着的心总算是像一块千斤重的巨石一般轰然落地。

 然而,尽管心中已然稍安,但是他表面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来。

 相反,他那张本就布满皱纹的脸庞此刻更是紧紧地皱成了一团,宛如那阴云密布的天空一般阴沉压抑。

 紧接着,裴徽又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这次的叹息声比之前更为沉重,更显忧愁。

 随后,他用一种极其郑重严肃的语气对李隆基说道:“所以说,在此用人的关键时刻,微臣斗胆进言,请圣人应当立即下旨让哥舒翰火速赶回河西地区。”

 “唯有如此,方可凭借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一般牢牢地守住我们的边关要隘。”

 “绝对不能给那些虎视眈眈的吐蕃人任何可趁之机,以免他们趁着安禄山举兵谋反的时候趁机而入,从而给我大唐带来更大的灾难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