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自信心膨胀的杨国忠(第2页)

 说罢,李隆基深深地凝视着鲜于仲通,那目光中既有信任,也有期望,他接着说道:“爱卿方为朕驻守潼关,朕当为爱卿赏赐一匹良驹,以助力脚程。”

 听到这句话,鲜于仲通的心情瞬间如同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般,难以平静。

 他浑身激动得颤抖起来,连忙跪地谢恩,又是一番大表忠心,表示自己定当不辱使命,不负圣恩。

 李隆基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吩咐道:“来人,带献于仲通去朕的御苑,让他挑选一匹良驹。”

 话音未落,一名太监应声而入,引领着鲜于仲通离开了兴庆宫,朝着御苑走去。

 鲜于仲通的步伐有些踉跄,显然还沉浸在刚才的激动情绪之中。

 李隆基面带微笑地看着献于仲通,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

 这些年来,李隆基早已厌倦了用那些手段去笼络臣子们的心思。

 然而,如今形势所迫,他不得不重新拾起这些伎俩。

 回想起当年,李隆基对这些笼络臣子的手段可谓是运用得炉火纯青。

 他深知如何巧妙地利用权力和利益来吸引官员们的支持,让他们对自己忠心耿耿。

 在天下官员的眼中,他一度被视为极具个人魅力、极其体恤和体谅臣子的帝王。

 然而,李隆基却并未察觉到献于仲通是诸多臣子中对他最不忠心的那几人之一。

 当献于仲通离开兴庆宫后,他那兴奋激动的神色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

 ……

 自从裴徽离开之后,杨国忠的心情格外舒畅。

 他觉得自己终于摆脱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现在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和野心了。

 杨国忠意气风发,得意洋洋。

 他巧妙地将裴徽支出长安,不仅如此,还将裴徽的心腹干将颜真卿(杨国忠这般认为)打入大牢。

 这一系列的操作让杨国忠颇为自得,他认为自己无论是智谋还是对圣人心思的揣摩,都远远胜过了裴徽。

 在与裴徽的这场争斗中,杨国忠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胜利,他的自信心也随之膨胀到了极点。

 他自认为是一条被困在浅滩的蛟龙,如今终于跳入了大海,彻底释放出了蛰伏多年的野心。

 小主,

 而为了让这阶段性胜利成果最大化,杨国忠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

 他心里很清楚,裴徽不在长安的这段时间,正是他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的绝佳机会。

 因为一旦裴徽回到长安城,很多事情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办成了。

 于是,杨国忠当机立断,连夜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幕僚们,共同商议如何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