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超音速反舰导弹集群打击(第2页)

一旦电磁波接触到目标物体,部分电磁波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被雷达天线接收,送入复杂的信号处理系统。

信号处理系统中的高速计算机对接收的信号进行一系列复杂运算,运用先进的算法,去除噪声干扰,提取出有用的目标信息。

很快,目标的方位、距离、速度、高度等关键参数被精确计算出来,并实时显示在操作台上的多功能显示屏上。

与此同时,数据通信战位的人员迅速建立起与导弹之间的数据链路,输入指令,将预警机与导弹的通信频率、编码方式等参数进行匹配,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与安全。
 

建立链路后,操作人员利用专用软件,将显示屏上小鬼子舰队目标的实时坐标、运动参数等关键信息,通过加密的数据传输通道,源源不断地发送给飞行中的导弹......

只用了几分钟时间,24枚反舰导弹就完成短暂的超音速巡航状态,进入了最后的末端攻击阶段。

在进入到末端攻击后,24枚反舰导弹的高度降了下来,降到距离海平面大概10米左右的高度。

24枚反舰导弹,以每秒1000米速度,在距海平面仅10米的高度风驰电掣。

雨幕中,它们的身影若隐若现,带着毁天灭地的气势。

密集的雨点砸在海面上,溅起无数水花,而导弹的掠过,让这一切更加混乱。

导弹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气流,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肆意搅动着低空的雨云,使得雨滴被强行裹挟,形成一道道螺旋状的水汽旋涡,紧紧跟随着导弹身后。

海面上,被导弹高速带起的海水,不再是普通的浪花飞溅,而是形成了一道道近半米高的水墙,在雨中绵延起伏,好似巨龙翻滚。

每一枚导弹身后,都拖着一条长长的、由海水和雨水混合而成的白色尾迹,如同划破海面的利刃,又似天空中被扯下的白色绸带,在漆黑的雨夜之下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