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泌入朝(第2页)
李亨点头道:“既如此,便依先生所言。待朕与柳炎见过之后,再做定夺。”
几日后,李亨依照李泌的建议,在宫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请朝中诸多大臣。宴会上,美酒佳肴,歌舞升平。李亨端起酒杯,起身说道:“诸位爱卿,朕初登皇位,深知大唐能有今日之局面,离不开诸位爱卿的辅佐与奉献。今日,朕特设此宴,一来是与诸位爱卿共庆太平,二来也是对诸位爱卿的功绩表示感谢。”
说罢,李亨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大臣们见状,纷纷起身,跪地谢恩。
张九龄感动地说道:“陛下如此厚爱臣等,臣等定当肝脑涂地,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李亨微笑着示意众人起身,接着说道:“张大人,以及诸位爱卿,皆是大唐的栋梁之才。朕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能齐心协力,共同将大唐治理得更加繁荣昌盛。”
随后,李亨命人抬上一箱箱珍贵的宝物,赏赐给各位大臣。大臣们看着眼前的赏赐,心中满是感激,对李亨的态度也愈发恭敬。
宴会结束后,李适之对张九龄说道:“看来新帝并非如我们之前所想的那般,只偏袒自己的亲信。他对我们这些旧臣,还是颇为重视的。”
张九龄微微点头:“是啊,今日陛下之举,让我等感受到了他的诚意。往后,我们也应全力辅佐陛下,共保大唐江山。”
与此同时,李亨也在筹备设立政务审核机构的事宜。他召见了柳炎,一番交谈后,对柳炎的才华和忠诚深感满意,当即任命他为该机构的负责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亨按照李泌的计策,恩威并施,朝堂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旧臣们感受到了李亨的恩宠,对新帝的抵触情绪也渐渐消散;而李亨通过政务审核机构,对朝政的掌控力也越来越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一切感到满意。李林甫在自己的府邸中,面色阴沉地对心腹说道:“新帝这一系列举动,看似是在安抚我们,实则是在逐步收归权力。哼,李泌此人,果然有两下子。”
心腹担忧地问道:“大人,那我们该如何应对?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新帝一步步削弱我们的权力?”
李林甫眼中闪过一丝阴鸷,说道:“别急,先看看情况。新帝虽手段高明,但我们在朝中经营多年,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扳倒的。密切关注朝堂动向,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做打算。”
另一边,李亨和李泌也深知,朝堂权力的博弈不会就此平息。他们时刻警惕着,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数。
李亨对李泌说道:“先生,如今朝堂虽暂时稳定,但朕知道,这只是表面现象。李林甫等人恐怕不会轻易罢休。”
李泌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李林甫此人,野心勃勃,且心思缜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过,只要陛下稳扎稳打,继续推行我们的策略,他们翻不起太大的风浪。”
李亨目光坚定地说道:“有先生在朕身边辅佐,朕信心倍增。朕定要让大唐在朕的治理下,重现往日的辉煌。”
在李泌的辅佐下,李亨在这复杂的朝堂局势中,如履薄冰却又坚定地前行着。一场场权力的较量,在这看似平静的大唐朝堂之下,悄然上演。而李泌的智慧与谋略,也在这过程中,初展锋芒,为大唐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与转机。
随着政务审核机构的逐渐运转,其作用愈发凸显。柳炎尽职尽责,将各类政务梳理得井井有条,重要政令皆能及时呈递到李亨面前,让他对朝堂诸事了如指掌。李亨对朝中事务的把控更加得心应手,许多原本由旧臣们自行决断的事务,如今都需经过李亨的首肯。这一变化,虽然看似细微,但却悄然改变着朝堂权力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