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奇谭录自在飞花1

第37章 群臣献策(第2页)

 又有大臣出列说道:“陛下,臣觉得西南方向也可纳入考量。西南地区山川秀丽,资源丰富,且部分地区与我大唐交往频繁,文化相近。若能将其纳入版图,可进一步促进民族融合,推动经济发展。”

 朝堂上,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气氛热烈非凡。

 李亨静静地聆听着大臣们的发言,时而微微皱眉,时而点头沉思。待大臣们发言稍歇,他将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李泌,说道:“李爱卿,你智谋过人,对诸位爱卿的提议,有何看法?”

 李泌从容出列,先向李亨恭敬行礼,然后环顾朝堂,缓缓说道:“陛下,诸位大人的提议皆有可取之处。向西域扩张,可巩固我大唐在丝绸之路的地位,进一步促进贸易繁荣,传播文化;征服北方游牧部落,能消除边境之患,增强国力;而经营西南,可促进民族融合,开发资源。然而,开疆拓土并非小事,需综合考量各方因素。”

 李亨专注地听着,示意李泌继续说下去。

 李泌接着说道:“首先,从地理因素来看,西域路途遥远,虽通商已久,但部分地区地形复杂,后勤补给困难;北方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机动性强,若贸然进攻,恐陷入持久战;西南地区山川险阻,交通不便,管理难度较大。其次,从文化因素而言,西域各国文化多元,需尊重其习俗,以文化交流促进融合;北方游牧部落崇尚武力,对我大唐的归附之心可能并不坚定;西南地区民族众多,文化差异也需妥善处理。再者,从军事角度出发,无论向哪个方向进军,都需充足的兵力、粮草以及精良的装备,且要考虑到战后的统治与管理。”

 李亨听后,深以为然,说道:“李爱卿分析得极为透彻。依你之见,我大唐当如何制定初步的开疆策略?”

 李泌思索片刻,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派遣多路使者,分别前往西域、北方游牧部落以及西南地区。使者不仅要宣扬我大唐的仁德与强盛,了解当地的国情、民俗、军事力量等情况,还要试探他们对归附大唐的态度。第二步,根据使者带回的情报,详细分析各方利弊,制定针对性的战略。对于愿意归附的地区,以和平方式接纳,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促进其与大唐的融合;对于态度不明或抗拒的势力,加强军事准备,但仍尽量避免战争,以威慑为主。第三步,在做好前两步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开疆拓土计划。同时,加强国内的建设,保障后勤补给,为可能发生的战事提供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