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经济复苏(第2页)
李亨点头认可,说道:“好,就依爱卿之计。此事就交由爱卿负责统筹安排,务必确保各项举措能够顺利实施,切实推动大唐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李泌拱手领命:“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数日后,李泌便忙碌起来。他首先召集了工部的官员,商讨水利设施建设的具体方案。在一间宽敞的议事厅内,李泌对着众人说道:“诸位大人,如今陛下有意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这是关乎大唐农业兴衰的大事。大家集思广益,说说各自的想法。”
一位工部侍郎站起身来,说道:“李大人,依下官之见,我们可先对各地的水利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制定出全面的规划。对于年久失修的水渠,要及时进行修缮;在水源匮乏之地,可考虑开凿新的运河或水井。同时,要注重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比如水闸、堤坝等,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利用。”
李泌点头赞同:“此建议甚好。勘察工作务必细致入微,规划要具有前瞻性与可行性。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工程质量,严禁偷工减料。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家列出详细清单,上报朝廷审批。”
接着,李泌又与户部官员商议商业政策的调整。户部尚书说道:“李大人,若要放宽商业政策,减轻商人赋税,需谨慎权衡。既要让商人有利可图,积极开展贸易活动,又要保证朝廷的财政收入不受太大影响。下官认为,可对不同行业的商人,根据其经营规模与利润情况,制定差异化的赋税标准。同时,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李泌思索片刻后说道:“尚书大人所言有理。我们可先在长安、洛阳、扬州等商业重镇进行试点。在试点期间,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赋税标准。对于市场监管,要加大力度,设立专门的市场巡查队伍,严厉打击不法商业行为。”
随后,李泌又着手安排手工业扶持计划。他挑选了一些擅长丝绸纺织、陶瓷制作等手工业的地区,派遣朝廷官员前往,为当地的工匠提供技术指导,并帮助他们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在长安附近的一个小镇上,以陶瓷制作闻名。朝廷官员来到这里后,深入工坊,与工匠们交流。一位老工匠无奈地说:“大人,我们一直想改进工艺,提高陶瓷的品质,可就是缺少资金购买更好的原料和工具。”
官员微笑着说道:“老师傅,朝廷此次就是来帮助大家的。不仅会提供资金支持,还会安排技艺高超的师傅来与大家交流,共同提升陶瓷制作工艺。大家只管放心大胆地干,朝廷对咱们的陶瓷产业寄予厚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