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忠诚为官
大唐历经突厥突袭与朝堂叛徒之乱的惊涛骇浪后,百废待兴,而人才的选拔与任用,无疑成为关乎国家兴衰的关键命脉。李亨与李泌深知,唯有选拔出德才兼备、忠诚可靠的官员,大唐这艘巨轮方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中稳健前行。
这一日,大明宫的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李亨与李泌相对而坐,面色凝重。李亨轻轻放下手中的奏章,抬眼望向李泌,长叹一声道:“李爱卿,此次危机,让朕深刻领悟到,官员的忠诚于国家而言,犹如基石之于高楼,不可或缺。以往的人才选拔,虽注重才学,却在忠诚与品德考察上有所欠缺,致使奸佞之徒混入朝堂,险些酿成大祸。”
李泌微微点头,神情严肃地回应道:“陛下所言极是。科举考试虽为国家选拔了众多有识之士,但仅以才学取人,难免会遗漏对品德与忠诚的考量。如今之计,必须在选拔过程中,着重加强对考生这两方面的考察。”
李亨目光炯炯,追问道:“爱卿所言甚是,只是具体该如何实施?怎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考察考生的背景与忠诚度?”
李泌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陛下,首先,在科举考试的流程上,可增设专门的环节。比如,在殿试之后,增设一场由陛下亲自参与的‘问政与忠德考问’。陛下可亲自出题,询问考生对国家大事的见解,同时观察其言行举止、言辞态度,从中判断其对国家的忠诚之心与品德修养。”
李亨微微颔首,示意李泌继续说下去。李泌接着道:“其次,对于考生的背景审查,应更加深入细致。可派遣专人,深入考生原籍,走访邻里乡亲、师长同窗,了解其日常品行、为人处世之道。对于家族背景,也要进行详细调查,看其家族中是否有违法乱纪、叛国通敌等不良记录。若发现考生有任何品德或忠诚方面的瑕疵,皆不予录用。”
李亨听后,神色稍缓,说道:“爱卿之计甚妙。如此一来,既能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又能确保其对国家和朕忠心耿耿。只是,这增设的考察环节,会不会让一些有才能却不善言辞表达的考生错失机会?”
李泌思索片刻,说道:“陛下,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我们可在考察过程中,注重综合考量。除了言辞表达,更要观察考生的思维逻辑、应变能力以及对国家忠诚理念的理解深度。同时,对于那些在其他方面表现突出,但在这个环节稍有不足的考生,可设立一个复议机制。若其确实有过人之处,经过相关官员的共同商议,仍可考虑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