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推行中兴之策
大唐,在经历了狂风骤雨般的危机洗礼后,虽已暂得喘息,却仍如大病初愈的巨人,亟待精心调养,方能重焕生机。李亨深知,若要实现大唐的长治久安,重现往日辉煌,必须痛定思痛,总结过往经验教训,制定一套全面且深远的中兴之策。
这一日,大明宫的紫宸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李亨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目光深邃地望着殿下的群臣,尤其是站在前列的李泌。李亨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我大唐历经此次危机,元气大伤。如今虽已稍有起色,但前路依旧荆棘密布。朕以为,当务之急是总结过往教训,制定一系列中兴之策,全面恢复和提升国家实力,以确保我大唐的长治久安。不知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李泌上前一步,拱手行礼,神色庄重地说道:“陛下圣明。此次危机,犹如一面明镜,清晰映照出我大唐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潜藏的隐患。臣以为,中兴之策需从这几个关键领域入手,多管齐下,方能药到病除,实现长治久安。”
李亨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许,示意李泌继续说下去。李泌清了清嗓子,有条不紊地说道:“政治上,吏治乃是根本。如今部分官员尸位素餐、贪污腐败,严重影响朝廷政令的推行与公信力。陛下可设立专门的御史台分支机构,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力度。一旦发现官员有不法行为,不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同时,完善官员选拔机制,不仅要注重才学,更要考察品德与实际治理能力,确保选拔出的官员能真正为百姓谋福祉,为朝廷分忧。”
李亨听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李爱卿所言极是。吏治不清,民心难稳,国家难兴。朕记得前几日收到一份奏报,某县县令私自克扣赈灾粮款,致使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此类事件绝不能再发生。只是,完善官员选拔机制,具体该如何操作?爱卿可详细说说。”
李泌恭敬地回答道:“陛下,以往科举选拔,多侧重于诗词歌赋与经史子集。臣建议,在保留原有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增加时务策一项。让考生针对当下国家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如此,可选拔出既有学识又具实际理政能力的人才。此外,对于地方举荐的人才,不仅要考察其名声,更要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其真实品行与能力,防止出现举荐不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