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篇第十三(二)(第3页)
黄帝一听,吓得直缩脖子:“那可咋办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治治它?”
岐伯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皇上您别急,办法当然有啦。咱们可以用燔针劫刺的方法来治它。这燔针啊,就是烧热了的针,咱们把它刺进那些疼的地方,就像给那些疼得乱窜的筋来个‘火疗’一样。刺的时候呢,咱们得数着数儿,刺到患者说‘哎呀,不疼了’为止。至于刺哪儿嘛,哪儿疼就刺哪儿,那些疼的地方啊,在中医里都叫‘输穴’,就是咱们现在说的穴位啦。”
黄帝一听,这才松了口气:“哦,原来如此。那这种病叫啥名儿啊?”
岐伯想了想:“这种病啊,咱们中医里叫它‘孟秋痹’。不过皇上您放心,只要咱们治疗得当,它很快就会好的。”
黄帝点了点头:“嗯,岐伯啊,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行了行了,今天就先到这儿吧,朕要去御花园逛逛了。”
岐伯躬身行礼:“恭送皇上。”
黄帝走后,岐伯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这皇上啊,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一天不问医理就浑身难受啊。”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今天讲的这足太阴之筋啊,还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虽然只是一条筋,但却跟咱们身体的很多部位都连着,一旦它出了问题啊,那可真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所以啊,咱们平时啊,还是得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才行啊。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啊。这足太阴之筋涉及的穴位啊,其实还挺多的呢。咱们就先从最下面的大脚趾内侧开始吧。那里啊,有个穴位叫隐白穴。这个穴位啊,就在咱们大脚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的地方。您要是按按它啊,就会觉得有点儿疼,但按完之后啊,就会觉得脚趾头舒服多了。这个穴位啊,可是咱们足太阴脾经的井穴呢,有健脾和胃、益气摄血的作用。像那些平时脾胃不好、经常拉肚子的人啊,或者那些女性朋友们月经过多、崩漏的人啊,都可以多按按这个穴位哦。
接着啊,咱们再往上走,就到了内踝那儿了。那里啊,有个穴位叫太白穴。这个穴位啊,就在咱们内踝尖与足跟连线的中点凹陷处。您要是按按它啊,就会觉得酸酸胀胀的,特别舒服。这个穴位啊,可是咱们足太阴脾经的原穴呢,有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的作用。像那些平时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的人啊,或者那些湿气太重、经常水肿的人啊,都可以多按按这个穴位哦。
然后啊,咱们再往上走,就到了膝盖内侧的那个小腿骨旁边了。那里啊,有个穴位叫地机穴。这个穴位啊,就在咱们阴陵泉穴直下3寸的地方。您要是找不准的话啊,就先把膝盖弯起来,然后用手摸一摸小腿内侧的肌肉啊,最鼓的那块儿就是啊。然后啊,您再往下一点儿点儿啊,就是地机穴了。这个穴位啊,可是咱们足太阴脾经的郄穴呢,有理气健脾、调经止痛的作用。像那些平时肚子胀、拉肚子的人啊,或者那些女性朋友们月经不调、痛经的人啊,都可以多按按这个穴位哦。
接着啊,咱们再往上走,就到了大腿内侧的肌肉那儿了。那里啊,虽然没有特别明显的穴位啊,但那一片儿啊,都是咱们足太阴脾经的循行部位呢。所以啊,您要是觉得大腿内侧疼啊,就可以用手在那儿揉一揉啊,按一按啊,就会觉得舒服多了。
然后啊,咱们再往上走,就到了肚脐那儿了。那里啊,虽然没有直接跟足太阴之筋相连的穴位啊,但肚脐周围啊,可是咱们中医里特别重要的一个部位呢。它啊,是咱们人体先天之本——肾和后天之本——脾的交汇之处呢。所以啊,咱们平时啊,可以多揉揉肚脐周围啊,或者用艾灸灸一灸啊,就可以起到温阳补肾、健脾和胃的作用了。
至于那些更高位置的穴位啊,像肋骨啊、胸腔啊那些地方的穴位啊,咱们今天就先不讲了啊。因为啊,那些穴位啊,都是比较专业、比较深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