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卫生会篇第十八(四)(第2页)

黄帝一听,更加兴奋了:“那这些经络上的穴位都有啥作用啊?快给我讲讲!”

岐伯一看黄帝这求知若渴的样子,心里更加高兴了,于是开始逐一讲解:“先说足少阴肾经吧,它有个穴位叫‘涌泉穴’,就在脚底心的地方。这个穴位啊,它是肾经的井穴,也就是肾经气血的源头。针灸这个穴位啊,能治疗各种跟肾有关的毛病,比如肾虚、腰膝酸软啥的。而且啊,这个穴位还有个特别的作用,就是能引火下行,治疗各种上火的毛病。”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哇,这个涌泉穴这么神奇啊!那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呢?”

岐伯接着说:“足太阳膀胱经啊,它有个穴位叫‘委中穴’,就在膝盖后面的腘窝中间。这个穴位啊,它是膀胱经的合穴,也是‘四总穴歌’里说的‘腰背委中求’的地方。针灸这个穴位啊,能治疗各种腰背疼痛、下肢痿痹啥的。而且啊,这个穴位还能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呢!”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那老岐啊,我听说针灸这些穴位啊,还得讲究手法啥的,是不是啊?”

岐伯一看黄帝这认真学习的样子,心里更加满意了,于是又说:“没错没错!针灸啊,那可不是随便扎扎就行的。你得根据病情、体质、穴位的不同啊,选择合适的针具、针刺深度、针刺方向啥的。而且啊,还得注意针刺的手法,比如提插、捻转啥的,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黄帝一听,眉头微微一皱:“哎呀妈呀,这么复杂啊!那学起来岂不是很难?”

岐伯笑了笑:“难是难了点儿,但只要你肯下功夫啊,肯定能学好的。而且啊,针灸这东西啊,它可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艺术活。你学会了之后啊,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享受那种‘一针见血’、‘手到病除’的快感呢!”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这么爽啊!那老岐啊,你快教我几招吧!我也想体验体验那种快感!”

岐伯一看黄帝这跃跃欲试的样子,心里暗自好笑,于是说:“行啊!那咱们就从最简单的开始吧。你先学会怎么拿针、怎么进针、怎么出针啥的。等你掌握了这些基本功之后啊,我再教你一些常用的穴位和手法。”

有一天,黄帝闲着没事,就跟岐伯聊起了天。黄帝说:“嘿,岐伯啊,你说这人啊,一喝酒,那酒也是咕噜咕噜进了胃里。但奇怪的是,饭还没消化完呢,小便就先急着往外跑了,这是咋回事儿啊?”

岐伯一听,嘿嘿一笑,心里想:这黄帝老爷子,平时一本正经的,今儿个怎么也问起这么接地气的问题了?不过,既然你问了,那我就得给你解释清楚。于是,岐伯慢悠悠地说:“黄帝啊,这酒啊,它不是一般的玩意儿,它是粮食发酵后的精华液体。它的性质啊,那叫一个猛,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悍’!而且呢,它还特别清透,不像咱们平时吃的饭那么沉甸甸的。所以啊,虽然酒和饭是一起进的胃,但酒这家伙可不等饭消化完,它就急着变成液体往外排了。”

黄帝一听岐伯的解释,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拍着手笑道:“哈哈,岐伯啊,你可真是个宝藏!你这解释,简直是太到位了,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之前我还听一些老中医絮絮叨叨地说,咱们人体的上中下三焦啊,各有各的奇妙之处。他们说,上焦就像那早上的雾,朦朦胧胧的,充满了神秘感,仿佛是天地间最柔和的气息在游走。这话说得虽然有点抽象,但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中焦呢,就像泡在水里的酸菜,咕嘟咕嘟地发酵着,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这不就像咱们肚子里的肠胃吗?不停地蠕动、消化,把食物变成营养,滋养着我们的身体。

而下焦,嘿嘿,就像城里的排水沟,啥都得往下流。虽然听起来有点不太雅观,但想想还真是贴切。那些体内的垃圾、废水,都得通过下焦排出体外,保持身体的干净和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