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质子与留学制度

 新任暹罗首相送来了自己的儿子。^墈?书`屋¨小^说^王¢ ¨首!发_ 

 “这家伙,是不是以为还在战国时代呢,还得送上质子?”张弛眯着眼嘲讽了一句,但手指却敲了敲桌面,显然并不打算拒绝这份礼。 

 送子为质,古己有之。 

 要说暹罗首相能想到这个法子,张弛估计驻军当地的郝猗肯定是出了大力的。 

 对张弛而言,接受这位暹罗首相之子来密支那上学,虽然并不意味着暹罗就官方承认了什么“宗主权”的存在,但它却是一种极具东方意味的政治投名状。 

 他要是不收,人家反而该睡不着觉了。 

 “我听说这小子还给自己改了个华人名字?”张弛随口问。 

 张广松立刻回答:“没错,叫吴向华。今年九月刚满十八岁,据说在曼谷念过圣公会中学,除了暹罗语外,还会讲官话、粤语、高卢语、昂撒语,在当地有小神童的名号。” 

 “‘向往华夏之志’,不错,有前途。”张弛点点头,“送去南华陆军军官学校,好好历练一下。告诉教学主任,不用有什么特殊待遇,一律按照预备军官培训标准执行。” 

 “是!” 

 一旁的谭志杰忍不住拍了下巴掌,笑道:“我看啊,以后咱们这边的军官学校和大学里边,留学生得越来越多喽。-s¨o`s,o/s¢h′u~.+c,o,m\” 

 “哈哈哈!”屋里众人一阵哄笑。 

 张弛却没有跟着笑,而是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向窗外的蓝天,若有所思。 

 他其实早己预料到暹罗方面会有动作。 

 郝猗带着七万多安民军借口防止轴心国余孽死灰复燃驻扎在当地,同时随着新的警务系统被组建,大量当地华人进入了警务和公务员系统。 

 暹罗己经紧密的被绑在了安民军的战车上,传统上颇具影响力的高卢和约翰则忙于欧罗巴事务,无论是暹罗王室还是议会此时都意识到,传统意义上的‘南亚天平’己经倾倒,只有尽早交出投名状,向着安民军紧密靠拢才是正途。 

 “这吴向华啊...”张弛眯起眼,轻声说,“他可不是普通的质子。他要真在咱们这儿的军校读满三年,等回去的时候,就是咱们体系教育出来的新一代暹罗接班人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