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轰动全民的教育公债(第3页)

 张弛站在密支那南华银行大楼二楼的窗口,看着楼下人潮,脸上也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动容。 

 楼下人群当中,有拄着竹杖的老店主,有带着孩子的妇女,有上身赤膊的劳工,还有刚从军营放假外出的士兵。 

 他们有的捧着皱巴巴的钱袋,有的甚至首接带着几块银元、几张纸钞,就为了认购一张或几张面额十刀的教育公债。 

 原定的五百万刀计划根本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南华银行不得不紧急加印公债,并用军用运输机迅速运往各地。 

 很快,新成立的南华银行发布公告,新一轮‘国民教育公债’在短短三日内认购等值突破一千二百万刀。 

 其中最让人惊讶的,是几位狮城当地的华人实业家在认购现场,在用金磅钞票购买了大额公债后,当众撕毁了自己拿到的债券纸质凭证。 

 面对周围围观的群众,他们高声大喊: 

 “我们买教育公债,不是为了贪图那一点利息,而是为了我们所有人的下一代能成为懂礼仪、知廉耻的人。是为了他们不做文盲,能够抬头做人!” 

 消息传出后引发巨大轰动,甚至还被摄影记者拍下刊登。 

 解放后的狮城,刚刚复刊的《星洲日报》甚至用了整整一个头版,刊登了大幅现场照片,最大字号的标题简短而有力——《为民族,不求还本!》 

 张弛闻讯后,当即召开记者会,宣布所有债券资金,将专款专用,用于: 

 在南洋各地新建120所公立小学;扩建南华大学,设立物理、化学两大实验研究楼;拨款支持仰光和狮城当地企业家联合发起的“工读结合私立学校”计划。 

 他在台上神色沉稳,话语却铿锵有力: 

 “教育,不是施舍,而是国家之本,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 

 “未来,上至八十岁的老叟,下至五六岁的孩童,人人都有权力接受教育。” 

 这一番话,翌日登上各大报纸,成为一时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