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张弛:鸡蛋要有鸡蛋味(第3页)

 说实话,他穿越前只是个大学生,山猪就没吃过什么细糠,后来穿越成了远征军的溃兵,虽然系统傍身,没挨过饿,但吃的也就那样。

 真说伙食有巨大进步,还是从最近张广松给他张罗了特供小灶开始。

 因此他的内心,始终是和安民军的广大官兵站在一起的。

 这要求即便是最基础的陆军大灶,也要保证每个士兵早上有一个鸡蛋,保证蛋白质供应,就是他强推的。

 在后世,鸡蛋随处可见,但在这个时代的亚洲,鸡蛋却是个相当珍稀的东西的。

 在民国时代,大规模养鸡场还是一种很新鲜的东西,90%以上的鸡蛋依旧来自农村家庭后院散养,每户通常养5-20只鸡,自给自足后剩余部分出售。

 这些鸡蛋以农村→蛋行→城市/出口的链条进行流通,是一般农民们重要的‘小金库’,油盐酱醋茶,或是急需的针头线脑,都需要用鸡蛋去换。

 因此一般农民家庭是舍不得吃自家鸡下的蛋的,而是要攒着卖给收鸡蛋的人,或是去集市上自己卖掉。

 在20年代后,外国洋行发现了在港口附近的农村廉价收购鸡蛋,而后装船出口回本国的巨大利润。

 光是约翰和记洋行,就每年在民国收购超1亿枚鸡蛋,但这依旧未能刺激出专业化的大规模养殖场和鸡蛋生产企业。

 至于在工商业更加落后的勃固,安民军早期的新鲜鸡蛋供应那更是完全靠白鹰供应和从乡下收购。

 为了保证军队和民众的蛋白质摄入,张弛专门签合同,从白鹰引入了可以年产鸡蛋200枚以上的白来航鸡种鸡,替换掉年产蛋仅100枚左右的本土土鸡。

 这时候的白鹰品种下蛋鸡虽然比不上张弛穿越前那些专门培育的蛋鸡,却也远比当地土鸡更高产。

 而后他又派人订购了大量的恒温孵化器,在南华系统下,建立了白鹰标准的,机械化的大规模养殖场,并引进了疫苗和饲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