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挖墙脚从西南联大开始(中)(第2页)

 “他们要来校园里直接抓学生充壮丁?”陈老大皱起眉头。

 “那倒不是直接抓人。”张校长冷哼一声,“可他们煽动起来可厉害,台上讲‘保家卫国’、‘知识报国’,台下学生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扔了书本上战场。我们拦都拦不住。”

 随着鬼子发动‘一号作战’,国军损失惨重。

 再加上安民军在南洋不断攻城略地的亮眼表现,山城那位这次不仅喊出了‘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更是推出了‘大计划’,要整训50个鹰械师,百万强军。

 尤其是随着合众国承诺提供足够的各类重武器后,白党更需要足够的知识青年去操作那些飞机、坦克、大炮。

 让国军自己慢慢培养、教育,那些军头当然不愿意。于是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校园里的中学生、大学生们的头上。

 一旁南开来的教务长更激动:

 “山城那位一直想把手伸到学校里来,这次可算让他找到机会喽。”

 “还有人在学生中散布‘不参军就是懦夫’的言论,说什么‘战死沙场是最高荣誉’,我教的那些孩子,很多家境贫寒,好不容易读到大学,还没能发挥一身本领呢,就送上战场扛枪去?”

 梅校长怕陈老大误解,主动道: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就是犬子,我也可以送他去参军。但学生们,是国家的未来,是十年、二十年后的栋梁。”

 “这些大学生们,他们拿起枪以后,在战场上,一颗随便飞来的子弹就能报销了他们。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一下子就血本无归了啊。”

 “而这牺牲的学生,很可能就是未来我们国家各个领域的大拿啊。我知道这么说有点冷血,但从投入和产出回报的角度来看,拿最有头脑最有价值的一批学生,投入战场,这完全就是亏本买卖。”

 陈老大听着众人的说法,很快就明白他们的纠结所在。

 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要肯定,但战局真的糜烂到了要把最精华的学生们也投入到战场的时候了吗?

 广播里,无论是安民军,还是白鹰海军,都打的鬼子节节败退,形势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