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南洋合众国特种战术车辆联合研究与发展中心(第2页)
最左边的一台是白鹰科技树的v级金币载具,大卫国的“马加奇3型 (erA)主战坦克”,其实就是大卫国升级后的白鹰m48坦克。
圆滚滚的炮塔上,最显眼的就是那门105m68线膛炮,也即冷战中经典的约翰105L7A1线膛炮(兔子也进口了,拿去升级老59)的白鹰版本。
作为大卫国的独特升级,这辆m48的发动机舱里,安装了一台m60的750马力发动机。
这台坦克战斗全重49.9吨,正面装甲为110的倾斜设计,炮盾130,105m68线膛炮在发射m392A2型脱壳穿甲弹时,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打穿313的垂直均值钢装甲。
其厚重的前装甲和相对成熟的行走机构,绝佳的火力和观瞄系统代表着西方主战坦克的先进设计理念。
放在45年,这款坦克在甲弹对抗中,绝对称得上是‘打的穿,防得住’的坦克里的豪杰。
唯一的问题就是它太重了,50吨的重量,很容易陷入泥泞中,南洋境内大量的跨河小桥也无法承受这个重量。
因此张弛将目光投向了毛熊科和大夏科技树,又额外买了其他几款金币坦克。
现在停在马加奇3旁边的,就是大毛的“to-55喷火坦克”(基于t-55)。
其造型粗犷、实用,经典的锅盖头设计,自然不必多提。炮塔侧面那具粗大的火焰喷射器替代了同轴机枪的位置,昭示着它恐怖的巷战与攻坚能力。
在to-55旁边的,则是大毛的“pt-76-57两栖坦克”。
作为一款“pt-76水陆坦克”的21世纪魔改升级版,pt-76-57车身低矮流畅,炮塔上安装的并非常见的76.2毫米炮,而是一门威力巨大、射速惊人的57毫米高平两用自动炮。
这款Au-220m 57火炮系统原来是给大毛给军舰开发的舰炮,拥有20发的自动输弹机储弹盘容量,射速高达每分钟120发,总体备弹量92发。
无论是对付轻装甲目标还是飞机,都有巨大的杀伤力。
不过这款水陆两栖坦克的装甲很薄,只有13,但其作为21世纪的坦克,安装有激光测距仪和改进型的电子火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