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启动仿制五九工程(第2页)

 

一边说着,张弛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研究员:

 

“诸位,基于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技术积累,以及眼前这些宝贵的‘参考’,你们认为,哪条路线更适合作为我们首先攻坚的核心?哪台样车最具参考价值?”

 

车库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通风系统低沉的嗡鸣。

 

研究员们交头接耳,目光不断在几台样车间逡巡。

 

最终,魏国栋博士深吸一口气,代表团队站了出来,他的目光坚定地投向了那台线条简洁、却蕴含着巨大潜力的ztz59A。

 

“报告大统领!”魏博士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经过反复对比论证,结合我中心的科研实力和国内配套工业的现状,我们认为,样品4号(ztz59A中型坦克)及其技术路线,应作为我们优先攻坚的核心。”

 

“首先是这门100毫米线膛炮。

 

它的威力,足以在预计的交战距离内,对当前已知的任何潜在对手坦克构成致命威胁。

其结构相对成熟,技术门槛相对于1号样品的105炮或3号样品那门射速快但结构复杂的57炮,更适合我们进行逆向工程和仿制。

 

这将是我们建立自主坦克火力体系的基石。”

 

张弛点点头,确实,别的不说,新大夏战后的条件除了人力资源,别的可比现在的南洋差远了,依旧能够快速上手生产五九式,就说明了这东西的易生产性。

 

“ 其次,是它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这台v型12缸水冷柴油机,其可靠性、维护性、燃油适应性和相对简单的结构,非常适合我们起步。与其配套的机械传动系统(手动变速箱),技术成熟,逆向难度相对可控。”

 

得益于五九的重量,这台v型12缸水冷柴油机只需输出520马力,就可以稳定驱动这台中型坦克。

 

相比于虎式那台功率700马力的迈巴赫12缸发动机,它可就好仿制多了。

 

“最后,是它的整体设计理念。紧凑、均衡、可靠、易于生产和维护。其扭杆悬挂系统成熟可靠,仿制难度低于1号样品的先进悬挂。更重要的是——”

 

经常和张弛交流的魏博士眼中闪烁着光芒:“它的设计留有巨大的改进空间。无论是未来换装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升级传动(半自动/自动变速箱)、还是增强您说的那种装甲(复合/间隙)、还是提升火控(夜视仪、热成像、双稳),都有清晰的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