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马歇尔要北上了(第2页)

 白党主力在豫省的崩溃依然惨不忍睹,但在后续的湘省、桂省战役中,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定用于东南亚战场的远征军主力,由于张弛和安民军的存在,提前撤回了国内。

 这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生力军被及时投入了湘桂战场,虽然未能像张弛在南洋那样摧枯拉朽、解放大片失地,但终于遏制住了鬼子势如破竹的攻势,在湘南和桂北形成了僵持,甚至还抓住机会打了几次漂亮的反击,吃掉了鬼子部分部队。

 然而,这并不能掩盖一个冰冷的事实,拥有飞虎队提供的相对制空权(44年鬼子主力飞机都在太平洋)、大量鹰械装备、兵力远超对手的白党军队,在投入了远征军这支“王牌”后,依然没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仅仅是稳住了阵脚,未能大规模收复失地。

 这与张弛在南洋一路高歌猛进,光复大半个东南亚的战绩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海量的援助砸下去,换来的却是如此“低效”的回报?

 部分带有浓厚种族主义色彩的议员甚至在私下场合毫不掩饰地宣称:“华人低劣不堪,缺乏战斗意志,根本不值得援助!”

 这种论调,让马歇尔深感忧虑和愤怒。

 它不仅是错误的,更是危险的。

 因为张弛和他麾下的南洋国防军,已经用铁一般的事实,在东南亚的热带丛林中,在血与火的考验里,有力而响亮地驳斥了这种荒谬的种族主义观点!

 问题不在于“华人”不行。南洋的士兵同样是华人为主体,他们证明了华人战士的坚韧、勇敢和战术素养丝毫不逊于任何民族。

 问题在于,是白党不行。是那个腐朽、低效、派系林立、贪腐成风的白党政权不行。

 这个结论是如此清晰,却又如此令人绝望。

 如今战争期间投入的巨额军事、经济、政治援助,更是形成了一笔天文数字般的“沉没成本”。

 抽身?止损?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