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土豆勇者
第546章 让皮埃尔教授成为南华计算机的带货人?(第3页)
振高卢摇摇欲坠的科技地位和民族信心。
而这,正是张弛布下这个局,让皮埃尔能“自由”使用“盘古一号”所期待看到的局面。
在张弛的战略棋盘上,“盘古一号”甚至“盘古二号”,都已经是‘过于落后,可以展示’的上一代产品。它们存在的价值,除了服务国内科研和核心项目,就是作为外贸的尖端拳头产品。
利用巨大的技术代差,形成垄断,狠狠收割急需科技升级的国家。
到时候,他们用黄金,用南洋急需的精密机床、特种合金技术、或者他们压箱底的某些专利来换,价格嘛……自然要对得起盘古的‘世界唯一性’和‘划时代意义’。
张弛很清楚,以这个时代西方各国的电子工业基础和理论基础,即使拿到“盘古一号”的实物,短时间内也是难以仿制出来的。
而等他们仿制出来,‘盘古三号’甚至‘四号’恐怕都已经问世了,运算速度可能是它的十倍、百倍,到时候,南洋又能用更新一代的‘落后技术’,再收割一波黄金外汇。
毕竟在后世见识过什么叫技术倾销的张弛很清楚,技术封锁的最高境界,永远不是藏着掖着,而是主动出售即将被淘汰的上一代产品,既赚取暴利,又让对手在追赶过时的技术中消耗资源。
当对方花费大力气仿制的产品,被倾销的新产品打的无法靠市场回血的时候,那么倾销者便能一边始终领先一至两代,一边耗干被倾销者的血。
这就是张弛率先在这个水蓝星提出的‘科技剪刀差’战略,用以维持南洋计算机技术的绝对领先。
而皮埃尔教授,就是南洋计算机的第一位‘大客户’,张弛要的就是服务好他,让他把口碑传回欧罗巴去。
毕竟高卢和南洋一样,归根结底都是白鹰周围那个,不太‘忠诚’的盟友,两者之间还是相当有共同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