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七零七迷雾(一)(第2页)
-----
街对面,一家新开业不久的“娘惹风味”餐馆,生意兴隆,食客盈门。
南洋中央情报司的陈默上尉,穿着一身皱巴巴的工装,像刚下工的工人一样,撩开后厨的帘子走了进去。
穿过油烟弥漫的厨房,他拉开一个伪装成杂物间的暗门,沿着狭窄的楼梯下行,进入一个凉爽、隔音、布满仪器和监听设备的地下室。
“怎么样?”陈默脱下工装,露出里面的短袖,拿起一杯冰水。
一个戴着耳机的监听员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语气有些无奈:
“头儿,还是老样子。这帮家伙,开会讨论最多的是这批暹罗的香米能不能赶上好价钱,下批‘移民’的车队能不能准时到,怎么打点海关的人多夹带几箱‘瓦伦蒂诺’的西装……我看他们快忘了自己是军统还是商会了。”
实际上,中央情报司早就盯上了兴隆商行。
数月来的监控表明,通过兴隆商行这条线来的所谓新移民中,混杂着大量军统精心包装的探子。
但中央情报司没有打草惊蛇,策略就是放长线钓大鱼。
甚至在月余前,兴隆商行借口业务扩张、加盖三层和进行内部装修时,中央情报司的技术行动队就巧妙伪装成施工队混了进去。
他们不仅摸清了整栋楼的内部结构,更是在几个关键房间的墙体内、地板下、吊灯中,隐秘地安装了多个最新式的微型无线窃听器。
此时西方主流情报机构使用的窃听器大多笨重,需要物理线路连接供电和传输信号,极易被发现。
而这批由南洋无线电六所打造的窃听器,采用了微型电路和新的电池技术,体积仅相当于一枚大号硬币,并能将采集到的声音转换成无线电信号发射出去。
当然,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基础材料学,其无线传输距离很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情报司干脆拨款,在兴隆商行对面买地皮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也就是现在生意火爆的“娘惹风味”餐馆。
陈默听到这个答案笑了笑,并不意外。
军统仰光站的站长,是个捞钱的本事远比搞情报厉害的家伙,之前,甚至能在与民国断绝联系的情况下,在鬼子占领的仰光把生意搞的有声有色,维持住了仰光站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