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9章 尸易无限(64)(第2页)
三天后,沈会长带着考古队赶到敦煌。队伍里有五个队员,三个是地质学家,两个是文物修复师,还带了两辆越野车和满满两车物资——冲锋衣、冰镐、登山靴、氧气瓶,还有用来探测冰缝的雷达仪。沈会长把我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王教授在监狱里招了,‘黑鸦’还有余党在昆仑山,他们也想找‘长生门’,你们一定要小心。”
出发那天,敦煌下了场小雨,我们分乘三辆越野车,朝着昆仑山驶去。车窗外的景色渐渐变化,戈壁变成草原,草原变成雪山,七天后,终于抵达昆仑山口。丹增指着远处的雪山:“那就是‘玉珠峰’,冰眼就在玉珠峰的北坡,咱们得先在山脚下扎营,适应高海拔,不然会有高原反应。”
我们在山脚下搭起帐篷,队员们开始整理物资,地质学家李教授拿着雷达仪,在帐篷周围探测:“这里的海拔有四千五百米,晚上温度会降到零下十度,大家注意保暖,别感冒了。”
我和陈默跟着丹增和洛桑,去熟悉周围的地形。玉珠峰的北坡全是冰川,阳光照在冰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洛桑指着一处凹陷的冰面:“那里就是冰眼,冬天的时候,冰眼会被雪盖住,现在是秋天,雪少,正好能看到。”
我们走到冰眼旁边,只见一道巨大的裂缝横在冰川上,深不见底,里面冒着白色的热气,还传来“呼呼”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喘气。丹增扔了块石头下去,过了很久都没听到回声:“这冰眼至少有几百米深,下面可能是个大溶洞。”
回到营地时,天色已经黑了。我们围着篝火,吃着风干肉,听扎西讲古楼兰人的故事。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枪响,洛桑立刻站起来,警惕地看着黑暗:“是‘黑鸦’的人!他们来了!”
我们赶紧拿起武器,躲在帐篷后面。只见黑暗中跑来十几个黑影,手里拿着枪,朝着我们的营地开枪。沈会长大喊:“大家别慌,守住营地,等他们靠近了再反击!”
子弹在篝火周围乱飞,李教授的帐篷被打穿了个洞,里面的雷达仪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陈默举着枪,朝着黑影开枪,一个黑影应声倒地。丹增和洛桑则拿起冰镐,朝着黑影冲过去,和他们扭打在一起。
我趁机绕到黑影后面,拿起地上的石头,朝着一个人的后脑勺砸去。那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剩下的黑影见势不妙,赶紧往后退,朝着冰眼的方向跑去,很快就消失在黑暗中。
我们松了口气,检查营地的损失——雷达仪坏了,两顶帐篷被打穿,还有一个队员的胳膊被擦伤了。沈会长皱着眉头:“‘黑鸦’的人肯定是跟着我们来的,他们知道我们要找冰眼,想抢先一步找到‘长生门’。”
“明天一早,我们就去冰眼,不能让他们得逞。”我坚定地说。
第二天一早,我们收拾好营地,带着物资,朝着冰眼出发。丹增和洛桑在前面带路,用冰镐在冰面上凿出脚印,我们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走到冰眼旁边,李教授拿出备用的探测仪,朝着冰眼下面探测:“下面有个很大的空间,还有金属的反应,可能是古楼兰人留下的遗迹。”
我们拿出登山绳,系在旁边的冰柱上,陈默第一个顺着绳子往下爬。我跟在他后面,往下爬了大约一百米,终于看到了冰眼底部——是一个巨大的溶洞,溶洞的墙壁上刻满了壁画,画的是古楼兰人背着“楼兰玉髓”,朝着溶洞深处走去,尽头有一扇巨大的石门,门上刻着“长生门”三个字。
“就是这里!”陈默兴奋地喊道,我们顺着绳子爬下溶洞,开始清理壁画上的冰碴。李教授则在溶洞里探测:“这里的空气流通,温度在零上五度左右,很适合保存文物。你们看,那里有个通道,可能通往石门。”
我们朝着通道走去,通道里很宽敞,墙壁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火把,像是有人特意留下的。走了大约半个时辰,通道尽头出现了一扇巨大的石门,门上刻着和“昆仑之眼”一样的四灵图案,还有四个凹槽,正好能放下那四件信物。
“把信物放进去!”我拿出四件信物,按照四灵的图案,放进对应的凹槽里。刚放好,石门就发出一阵“轰隆”的声音,缓缓打开,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地宫,地宫的中央有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透明的水晶棺,水晶棺里没有尸体,只有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正是“楼兰玉髓”!
“玉髓怎么会在这里?”我们都愣住了,之前以为玉髓被埋在了罗布泊的地宫里,没想到竟然在昆仑山的“长生门”后面。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我们回头一看,只见“黑鸦”的人举着枪,冲了进来,为首的是个脸上有刀疤的男人,正是之前在阿奇克谷地见过的那个。“多谢你们帮我们打开‘长生门’,现在‘楼兰玉髓’和‘长生门’都是我们的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们怎么会找到这里?”我愤怒地问。
刀疤脸冷笑一声:“我们跟踪你们很久了,就是等你们打开石门。现在把玉髓交出来,我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不然,你们都得死在这里!”
“你做梦!”陈默举着枪,“‘楼兰玉髓’是国家的文物,你休想把它带走!”
刀疤脸脸色一沉,举起枪,朝着我们开枪。我们赶紧躲到石柱后面,和他们展开了激烈的枪战。丹增和洛桑拿起冰镐,朝着“黑鸦”的人冲过去,扎西则趁机绕到刀疤脸的后面,想要偷袭他。
刀疤脸反应很快,转身朝着扎西开枪,扎西赶紧躲到石柱后面,子弹擦着他的肩膀飞过。我看着石台上的“楼兰玉髓”,突然想起之前在罗布泊的地宫,玉髓发出蓝光保护我们的场景。我赶紧朝着石台跑去,想要拿起玉髓,刀疤脸发现了我的意图,大喊:“拦住他!别让他碰玉髓!”
一个“黑鸦”的人冲过来,想要抓住我,陈默突然开枪,打中了那人的腿,那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我趁机跑到石台前,拿起“楼兰玉髓”。玉髓刚一入手,就发出强烈的蓝光,照亮了整个地宫,“黑鸦”的人被蓝光刺得睁不开眼睛,纷纷往后退。
“这是怎么回事?”刀疤脸惊恐地喊道,想要举起枪,却发现自己的手被蓝光吸住,动弹不得。
扎西兴奋地说:“是‘楼兰玉髓’在保护我们!它能识别善恶,像你们这样的坏人,是碰不到它的!”
趁着“黑鸦”的人混乱,我们赶紧冲上去,和他们扭打在一起。沈会长和队员们趁机夺过他们的枪,指着刀疤脸:“别动!再动我们就开枪了!”
刀疤脸看着石台上的“楼兰玉髓”,眼神里充满了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就在这时,地宫突然开始摇晃,顶上的冰柱纷纷掉下来,李教授大喊:“不好,地宫要塌了!咱们赶紧走!”
我们押着刀疤脸,朝着通道的方向跑去。刚跑出通道,地宫就“轰隆”一声塌了,巨大的冰柱把通道堵得严严实实,“楼兰玉髓”也被埋在了下面。
刀疤脸看着塌陷的地宫,瘫坐在地上,绝望地说:“我的长生梦……我的玉髓……”
我们把刀疤脸绑起来,带上溶洞,顺着登山绳爬回冰眼上面。回到营地时,天色已经黑了,远处传来警笛声——是沈会长之前联系的警察,他们终于赶到了。
警察把刀疤脸和剩下的“黑鸦”都制服了,押上警车。我们松了口气,坐在篝火旁,吃着热乎的酥油茶。
“虽然玉髓被埋了,但至少没有落到坏人手里。”陈默看着远处的雪山,感慨地说,“而且我们找到了‘长生门’,揭开了昆仑山的秘密,也算是完成了爷爷的心愿。”
我点点头,摸了摸爷爷的日记,心里很欣慰。虽然“楼兰玉髓”被埋在了地下,但它保护我们的画面,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我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还有很多像“楼兰玉髓”一样的文物,需要我们去保护,去守护,不让它们落入坏人的手中。
第二天一早,我们收拾好营地,准备返回敦煌。丹增和洛桑站在雪山脚下,朝着我们挥手:“以后要是还来昆仑山,一定要找我们!”
我们朝着他们挥手,坐上越野车,朝着敦煌的方向驶去。车窗外的雪山渐渐远去,阳光照在雪面上,泛着耀眼的光芒。我打开爷爷的日记,在最后一页写下:“昆仑山的秘密,才刚刚开始。下一次,我们要去寻找更多的真相,保护更多的文物。”
车子在雪山之间飞驰,朝着敦煌的方向驶去。我看着远处的朝阳,心里充满了希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保护好国家的文物,让它们永远闪耀着光芒。
越野车驶离昆仑山口时,车轮碾过碎石的声音格外清晰。丹增和洛桑站在雪地里挥手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缩成两个黑点,消失在苍茫的雪山背景里。我把脸贴在车窗上,望着逐渐远去的玉珠峰,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楼兰玉髓”被埋在坍塌的地宫里,“长生门”的秘密也只揭开了一角,就像读一本书,刚看到精彩处,书页突然被撕掉了。
陈默看出了我的心思,递来一瓶热奶茶:“别琢磨了,至少咱们阻止了‘黑鸦’,还摸清了昆仑山的线索。等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回来,好好挖一挖那地宫,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古楼兰的遗迹。”
沈会长坐在副驾上,翻着队员们整理的考古笔记,突然说:“你们看这张壁画拓片。”他指着笔记里的一张照片,上面是溶洞墙壁上的壁画,画着几个古楼兰人,手里捧着一个奇怪的器物,器物上刻着和四件信物一样的纹路,“这器物看起来像是个容器,说不定是用来装‘楼兰玉髓’的。而且你们注意到没有,壁画上的人,都朝着一个方向走,那个方向的壁画被冰碴挡住了,没来得及清理。”
我凑过去一看,果然,壁画的尽头被厚厚的冰覆盖着,只能看到一点点模糊的色块。“要是能清理掉冰碴,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线索。”我有些遗憾地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爷握着方向盘,笑着说:“别急,以后有的是机会。咱们先回敦煌,把这次的发现整理好,上报给文物局。等开春了,天气暖和了,咱们再组队来昆仑山,好好探一探那溶洞。”
车子在雪山和草原之间行驶了五天,终于回到了敦煌。刚进市区,就看到张馆长带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门口迎接我们。“欢迎回来!”张馆长握着沈会长的手,“你们这次可是立了大功,文物局的领导都打电话来表扬了,说你们不仅保护了文物,还端了‘黑鸦’的一个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