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7章 尸易无限(82)(第2页)

罗老歪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快步走到红棺前,想要拿起秘器。就在这时,尸体突然睁开了眼睛,眼睛里闪烁着红光,双手猛地抓住罗老歪的手腕。

“不好!墓主人诈尸了!”吴贤大喊道,举起桃木剑朝着尸体的胸口刺去。

尸体发出一声怒吼,松开罗老歪的手腕,朝着吴贤扑来。它的力量极大,吴贤根本不是对手,被它一掌拍飞,重重地撞在墙壁上,口吐鲜血。

罗老歪的手下们见状,纷纷冲上去攻击尸体,却都被尸体轻易打倒。罗老歪也拔出双枪,朝着尸体开枪,子弹打在尸体身上,却根本无法穿透它的铠甲。

尸体一步步朝着罗老歪走去,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罗老歪吓得连连后退,却不小心绊倒在地。就在尸体要扑向罗老歪的时候,吴贤突然从地上爬起来,手中拿着那盏青铜长明灯,朝着尸体扔去。

青铜长明灯正好落在尸体的胸口,灯座上的红色宝石发出一道耀眼的光芒,笼罩着尸体。尸体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开始剧烈颤抖,皮肤迅速干瘪,最后化为一滩黑水。

众人都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大口地喘着气。吴贤走到红棺前,捡起那盏青铜灯,灯座上的红色宝石依然在闪烁,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养尸秘器?”罗老歪凑过来,好奇地问道。

吴贤点了点头:“没错,这盏青铜灯就是养尸秘器。灯座上的红色宝石是‘尸魂石’,能吸收死者的魂魄,灯芯则是用尸油炼制而成,能保持尸体不腐。只要将秘器放在尸体身边,就能让死者肉身不腐、魂魄不散。”

罗老歪的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小哥,这秘器如此珍贵,不如我们平分了吧?”

吴贤心中一凛,知道罗老歪是个心狠手辣的人,若是让他拿到秘器,自己肯定会被灭口。他不动声色地将秘器放进背包里,笑着说:“罗教头,这秘器虽然珍贵,但也十分凶险,若是不小心被它反噬,后果不堪设想。不如我们先离开这里,等出去后再商量如何处理秘器?”

罗老歪想了想,觉得吴贤说得有道理,而且现在墓室里还有不少粽子的残骸,说不定还有其他危险,便点了点头:“好,我们先离开这里,出去后再做打算。”

众人收拾好东西,朝着墓道的方向走去。刚走到墓道门口,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吴贤回头一看,只见墓室的顶部正在往下塌陷,石块和泥土不断掉落。

“不好!墓要塌了!大家快逃!”吴贤大喊道。

众人赶紧加快脚步,朝着洞口跑去。就在他们跑出洞口的那一刻,整个墓室彻底塌陷,墓道也被石块堵塞,只留下一片废墟。

众人站在洞口,看着塌陷的墓室,都心有余悸。罗老歪看着吴贤,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小哥,现在墓已经塌了,我们也该商量一下秘器的归属了吧?”

吴贤知道罗老歪要动手了,他悄悄摸了摸腰间的青铜铃铛,笑着说:“罗教头,这秘器我可以给你,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罗老歪警惕地问道。

“我师父当年就是因为探这座墓而失踪的,我怀疑他的失踪跟这秘器有关。”吴贤说,“我要你帮我找到我师父的下落,只要找到他,我就把秘器给你。”

罗老歪想了想,觉得找到吴贤的师父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只要能拿到秘器,多花点时间也值得,便答应了:“好,我答应你。不过你最好不要耍花招,否则我饶不了你。”

当下,吴贤和罗老歪便带着手下离开了瓶山,朝着辰州府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吴贤一直在思考着师父留下的疑团——师父当年为什么要探这座墓?他的失踪真的跟养尸秘器有关吗?而且他总觉得,那座将军墓里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那些粽子为什么会朝着墓主人朝拜,青铜长明灯的灯芯为什么能控制密码锁……

回到辰州府后,罗老歪立刻派人去打听吴贤师父的下落。吴贤则带着养尸秘器,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他将秘器放在桌上,仔细观察着它。青铜灯的灯座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文,他以前从未见过,而且灯芯在没有油的情况下,依然在燃烧,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吴贤警惕地问道:“谁?”

“是我,鹧鸪哨。”门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吴贤心中一动——鹧鸪哨是搬山道人中的高手,精通卸岭、摸金的法子,而且据说他一直在寻找能解除族人诅咒的雮尘珠。他怎么会来找自己?

吴贤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穿着道袍的男人,面容清瘦,眼神锐利,背上背着一把长剑,正是鹧鸪哨。

“吴小哥,久仰大名。”鹧鸪哨拱了拱手,“我听说小哥近日从瓶山元代将军墓中得到了一件养尸秘器,特地前来拜访。”

吴贤心中暗惊,没想到鹧鸪哨的消息这么灵通。他请鹧鸪哨进屋,倒了一杯茶:“不知鹧鸪哨兄找我有何事?”
 

鹧鸪哨喝了一口茶,开门见山地说:“实不相瞒,我找小哥是为了那养尸秘器。我怀疑这件秘器与雮尘珠有关,想要借小哥的秘器一观,若是能找到雮尘珠的线索,我必有重谢。”

吴贤心中一凛——雮尘珠是传说中的神物,能解除天下所有的诅咒,而且据说雮尘珠就藏在湘西一带的古墓中。若是养尸秘器真的与雮尘珠有关,那这线索说不定能解开师父失踪的谜团。吴贤手指摩挲着桌角,沉吟片刻后说:“鹧鸪哨兄,这秘器确实有些古怪,灯芯不灭、尸魂石能镇邪祟,只是我也看不出它与雮尘珠有何关联。你若不嫌弃,便随我来瞧瞧,只是还望兄台能帮我分析分析,这秘器背后是否藏着其他秘密。”

鹧鸪哨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起身道:“小哥放心,若我能从秘器中找到线索,定会知无不言。”

吴贤引着鹧鸪哨走进内屋,将青铜灯从木箱中取出。昏黄的油灯下,青铜灯座上的符文泛着暗绿色的光泽,尸魂石像一颗凝固的血珠,嵌在灯座中央,灯芯明明灭灭,竟没有一丝油烟。鹧鸪哨凑近细看,手指轻轻拂过符文,突然脸色一变:“这符文……是献王墓的祭祀纹!”

“献王墓?”吴贤愣了愣,“我只听过元代将军墓,从未听过献王墓。”

鹧鸪哨指着符文解释道:“献王是古滇国的一位异王,痴迷长生之术,当年为了修建陵墓,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墓中藏着无数奇珍异宝,更有传言说,雮尘珠就在献王墓中。这祭祀纹是献王墓特有的,用来沟通阴间、镇压墓中邪祟,怎么会出现在元代将军墓的秘器上?”

吴贤心中咯噔一下,师父当年失踪前,曾在纸上写过“滇国”“献王”几个字,当时他以为是师父随手涂鸦,现在看来,师父的失踪或许真的与献王墓有关。他急忙问道:“鹧鸪哨兄,你知道献王墓的位置吗?”

鹧鸪哨摇了摇头:“献王墓藏在云南虫谷深处,那里地势险要,毒虫遍布,还有无数机关陷阱,几百年来,无数人想找到献王墓,都葬身其中。我也是偶然在一本古籍中看到过献王墓的记载,知道这祭祀纹的来历。”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罗老歪粗哑的喊声:“吴小哥,快开门!我找到你师父的线索了!”

吴贤和鹧鸪哨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警惕。吴贤将青铜灯收好,走到门口打开一条缝:“罗教头,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

“不行!这事关你师父的下落,必须现在说!”罗老歪推开房门,身后跟着十几个手持刀枪的汉子,眼神不善地盯着屋内,“这位是谁?吴小哥,你可别跟我耍花招,要是敢私藏秘器,我饶不了你!”

鹧鸪哨缓缓站起身,手按在背后的剑柄上,冷声道:“罗教头,强取豪夺可不是君子所为。这秘器是吴小哥从墓中所得,如何处置,该由他说了算。”

罗老歪上下打量着鹧鸪哨,冷哼一声:“我当是谁,原来是搬山道人。怎么,你们搬山派也想掺和这事?我告诉你,这秘器和吴小哥师父的线索,都归我管,识相的就赶紧滚,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放肆!”鹧鸪哨眼中闪过一丝杀意,手中的长剑瞬间出鞘,剑刃在油灯下泛着寒光,“我搬山派的人,还轮不到你一个团练教头来教训!”

罗老歪的手下们纷纷举起刀枪,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吴贤赶紧上前拦住双方:“罗教头,鹧鸪哨兄,有话好好说。罗教头,你说找到我师父的线索了,到底是什么线索?”

罗老歪瞪了鹧鸪哨一眼,才对着吴贤说:“我手下的人在辰州府西边的一座破庙里,发现了一个刻着你师父名字的玉佩,还有一本日记。日记里写着,你师父当年探完瓶山将军墓后,又去了云南虫谷,说是要找什么‘献王秘宝’,之后就没了消息。我猜,你师父肯定是在云南虫谷失踪的!”

“云南虫谷!献王秘宝!”吴贤心中一震,鹧鸪哨刚刚才提到献王墓在云南虫谷,师父的日记里又提到献王秘宝,看来师父的失踪确实与献王墓有关。他急忙问道:“玉佩和日记呢?在哪里?”

“在我手上!”罗老歪拍了拍腰间的布袋,“不过,想要拿到这些东西,你得先把秘器给我。而且,你要是想去云南虫谷找你师父,还得靠我帮忙,我手下有不少熟悉山路的汉子,还有足够的武器和干粮。”

吴贤知道罗老歪是想趁机要挟自己,可现在师父的线索就在罗老歪手上,而且去云南虫谷确实需要帮手,他只能暂时妥协:“好,我可以答应你,等找到我师父,就把秘器给你。但你必须保证,路上不能伤害我和鹧鸪哨兄,也不能私藏找到的宝贝。”

罗老歪想了想,点头道:“行,我答应你。不过,这鹧鸪哨可不能跟我们一起去,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

“罗教头,你这就不对了。”鹧鸪哨上前一步,“我对秘器没兴趣,只想去献王墓找雮尘珠。若是你们带上我,我可以帮你们破解献王墓的机关陷阱,对付墓中的毒虫邪祟,这对你们找吴小哥的师父,也有好处。”

罗老歪犹豫了,他知道自己手下的人虽然勇猛,但大多不懂盗墓的门道,若是遇到复杂的机关陷阱,肯定会损失惨重。鹧鸪哨是搬山道人中的高手,有他帮忙,确实能少走很多弯路。他想了半天,才不情愿地说:“好吧,带你可以,但你要是敢耍花招,我照样毙了你!”

当下,三人约定,三天后在辰州府城外的破庙集合,一起前往云南虫谷。罗老歪带着手下回去准备武器和干粮,鹧鸪哨则留在吴贤的住处,继续研究那盏青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