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0章 尸易无限(95)(第2页)


 苏湄很快回复:“埃及这边的数字档案工作已经完成,我会尽快赶去罗马,和你们汇合,一起追查‘黑蝎’的残余势力。”


 吴贤收起手机,走到窗边,看着罗马的夕阳。夕阳的余晖洒在地下室的文物上,仿佛为这些历经劫难的国宝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他知道,文物保护的战斗还没有结束,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只要他们坚守初心,携手并肩,就一定能战胜所有的黑暗,让更多的文物回到祖国的怀抱,让中华文明的光芒永远闪耀。


 罗马郊外别墅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吴贤正蹲在地下室清点文物,指尖拂过宋代哥窑瓷瓶表面的“金丝铁线”——这种因釉面开片形成的独特纹路,是宋代工匠在烧制过程中因釉料收缩率不同而自然形成,“金丝”为后期氧化的细裂纹,“铁线”则是早期较宽的开片,仿品难以复制这种自然天成的层次感。周明远拿着一份刚从卡洛身上搜出的加密文件,眉头紧锁:“这里面提到‘黑蝎’在摩洛哥有个秘密窑口,专门仿制中国高古瓷,再将仿品与真品混杂走私,以此混淆视听。”


 “摩洛哥?”吴贤心中一凛。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濒临地中海,是连接欧洲与非洲的重要枢纽,近年来逐渐成为文物走私的新通道。他立刻联系国际刑警组织摩洛哥分部,请求协助调查秘密窑口的位置,同时让苏湄从埃及直接飞往摩洛哥汇合。


 三天后,吴贤、周明远与苏湄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汇合。国际刑警组织摩洛哥分部的探员阿卜杜勒带来了最新情报:“根据卫星监测,‘黑蝎’的秘密窑口藏在马拉喀什郊外的一座废弃古堡里,古堡周围有武装人员守卫,每天都会有货车从古堡运出‘货物’,送往卡萨布兰卡港。”


 四人驱车前往马拉喀什,在距离古堡十公里的小镇停下,租用了一间民房作为临时据点。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古堡的墙体斑驳,四周环绕着三米高的围墙,门口有两名手持Ak47的武装人员巡逻,围墙顶部还装有铁丝网,戒备极为森严。“我们得先摸清窑口的内部结构和人员分布,才能制定行动计划。”吴贤说。


 苏湄提议:“我可以伪装成寻找工作的当地妇女,去古堡附近的村庄打听消息,说不定能找到突破口。”次日清晨,苏湄换上当地传统服饰,来到古堡附近的阿伊特村。村里的老人告诉她,古堡里最近来了一批外国人,每天都在里面“烧瓷器”,还雇佣了几个村民帮忙搬运东西,但村民们都不敢靠近,因为武装人员看得很严。


 “有个叫穆罕默德的村民,昨天不小心看到了他们搬运的‘瓷器’,说上面的花纹和村里清真寺里的瓷砖完全不一样,像是‘中国样式’。”老人压低声音说。苏湄立刻找到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回忆:“那些瓷器有大有小,有的上面画着龙,有的画着花,和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中国古董很像。而且我还听到他们说,明天要运一批‘货’去卡萨布兰卡港,说是要‘发大财’。”


 苏湄将情报传回临时据点,吴贤立刻决定:“明天我们兵分两路,我和周明远跟着货车去卡萨布兰卡港,摸清他们的走私渠道;阿卜杜勒带领警力突袭古堡,捣毁秘密窑口,抓捕留守人员。”


 次日凌晨五点,一辆货车从古堡驶出,朝着卡萨布兰卡港方向开去。吴贤和周明远驾驶着一辆不起眼的越野车,远远跟在后面。货车行驶了三个小时,抵达卡萨布兰卡港,径直开到一艘名为“地中海之星”的货轮旁。几名船员从货轮上下来,将货车上的木箱搬进货轮的船舱。


 吴贤拿出望远镜,看到木箱上标注着“陶瓷工艺品”,但从木箱的大小和形状来看,里面装的很可能是高古瓷。“我们得想办法上船,确认里面是不是真的文物。”周明远说。两人趁着船员吃饭的间隙,偷偷爬上货轮,躲进船舱的角落。


 船舱里堆满了木箱,吴贤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木箱,里面果然是一件仿宋代钧窑的瓷碗——碗身呈玫瑰紫色,釉面有“蚯蚓走泥纹”,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釉色过于均匀,缺乏宋代钧窑自然形成的“窑变”效果,是典型的现代仿品。再打开旁边的一个木箱,里面却是一件真品元代青花罐,罐身绘有“缠枝牡丹纹”,青花发色浓艳,釉面下的“铁锈斑”清晰可见,是元代青花瓷的精品。


 “果然是真假混杂,想用仿品掩盖真品的走私痕迹。”吴贤低声说。就在这时,货轮的广播响起:“全体船员注意,货轮即将启航,请做好准备。”两人立刻从船舱里出来,偷偷下船,回到越野车上。


 与此同时,阿卜杜勒带领警力突袭了马拉喀什郊外的古堡。古堡内的武装人员负隅顽抗,双方展开激烈枪战。最终,警方成功制服武装人员,捣毁了秘密窑口——窑口内有三座正在烧制瓷器的窑炉,地上散落着大量仿宋代汝窑、钧窑、官窑的瓷片,还有几本记录着仿制工艺的笔记本。在古堡的地下室里,警方还查获了二十余件尚未运出的真品文物,包括唐代的唐三彩骆驼俑、宋代的定窑白瓷碗等。


 “地中海之星”货轮即将启航时,卡萨布兰卡港的警方根据吴贤提供的情报,及时赶到,将货轮扣留。警方在货轮的船舱里查获了五十余件文物,其中真品有三十余件,仿品二十余件。“黑蝎”的仿制走私链条被成功切断。


 然而,卡洛在审讯中始终不肯透露“黑蝎”首领的身份和下落。就在案件陷入僵局时,吴贤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邮件里只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件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杯底有“永乐年制”篆书款,旁边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想救这件国宝,就来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附近的咖啡馆,单独赴约,不许带警察。”


 “这是调虎离山计,还是真的有国宝?”周明远担忧地说。吴贤看着照片里的压手杯,杯心的“永乐年制”款识字体工整,青花发色浓艳,是典型的永乐青花特征,不像是仿品。“不管是真是假,我都得去一趟,不能放过任何可能追回国宝的机会。”


 苏湄不同意:“太危险了,‘黑蝎’很可能设下了陷阱。”吴贤思考片刻:“这样,我带一个微型摄像头和定位器,你们在咖啡馆周围埋伏,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就立刻行动。”


 次日,吴贤按照约定,来到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附近的咖啡馆。咖啡馆里人不多,一个戴着帽子和墨镜的男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看到吴贤进来,朝他招了招手。“你就是吴贤?”男人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警惕。


 吴贤在他对面坐下:“照片里的压手杯在哪?”男人从包里拿出一个锦盒,打开锦盒,里面正是照片里的永乐青花压手杯。吴贤拿起压手杯,仔细鉴定:杯身轻薄,胎质细腻,青花发色浓艳,釉面肥润,“永乐年制”款识字体流畅,是真品无疑。“这件压手杯是怎么来的?”


 “是‘黑蝎’首领让我交给你的,他说,只要你答应不再追查‘黑蝎’的下落,他可以把这件压手杯还给你,还会告诉你其他几件流失文物的位置。”男人说。吴贤心中冷笑,知道这是“黑蝎”的缓兵之计。他假装犹豫:“我需要时间考虑,而且我得确认其他文物的位置是不是真的。”


 就在这时,吴贤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周明远发来的消息:“周围发现三名可疑人员,手里可能有武器,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吴贤趁机站起来,将压手杯放进锦盒:“我不能答应你的条件,文物走私是犯罪行为,我必须追查到底。”


 男人脸色一变,从怀里掏出一把手枪,指着吴贤:“既然你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我不客气!”吴贤早有准备,侧身躲开,同时将锦盒朝男人扔过去。男人下意识地伸手去挡,周明远和苏湄带着警力冲了进来,将男人制服。


 经过审讯,男人交代自己是“黑蝎”首领的副手,名叫雷诺,而“黑蝎”的首领正是卡洛的哥哥——马可,他长期隐居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遥控指挥全球的文物走私活动。“马可手里还有一批从中国盗掘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准备下个月卖给南美最大的古董商。”雷诺说。


 吴贤立刻将情况汇报给国际刑警组织,请求阿根廷警方协助调查。一周后,吴贤、周明远、苏湄与国际刑警组织的探员一同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在阿根廷警方的配合下,他们很快查到了马可的藏身之处——一处位于郊区的豪华别墅。


 别墅周围有严密的安保措施,门口有武装人员守卫,院子里还装有监控摄像头。“马可很狡猾,别墅里可能有暗道,我们得制定周密的行动计划。”阿根廷警方负责人说。经过两天的观察,警方发现每天下午三点,都会有一辆送水货车进入别墅,停留十分钟后离开。


 “我们可以利用送水货车混入别墅。”吴贤提议。警方立刻联系送水公司,让一名警员伪装成送水工人,吴贤和周明远则藏在货车的水箱后面。下午三点,送水货车准时抵达别墅门口,武装人员检查了一番,没有发现异常,放货车进入别墅。


 货车在别墅的车库停下,伪装成送水工人的警员下车,吸引武装人员的注意力。吴贤和周明远趁机从水箱后面出来,快速冲进别墅的主楼。主楼的客厅里,马可正和几名古董商交谈,桌上放着几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不许动!警察!”吴贤大喊一声,马可和古董商们惊慌失措,想要逃跑。周明远迅速关上别墅的大门,与随后赶来的警方一起,将马可和古董商们全部制服。在别墅的地下室里,警方查获了二十余件新石器时代彩陶,这些彩陶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表面绘有精美的几何纹和动物纹,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见证。


 马可被押走时,不甘心地说:“你们毁了我的生意,但还会有其他人做文物走私,你们永远也抓不完。”吴贤看着他,坚定地说:“只要还有一件流失文物没有回家,我们就不会停止追查。文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绝不能让你们这些犯罪分子肆意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