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7章 尸易无限(102)(第2页)

吴贤看着星象台上的“阿努比斯之眼”,又看了看夜莺,心中快速思考着对策。他知道,黑鸦心狠手辣,即使自己配合,也未必能活着离开。但现在,他们被包围在墓室里,特种小队生死未卜,只能先答应黑鸦,再寻找机会反击。

“好,我帮你启动仪式。”吴贤说,慢慢走向星象台。他注意到,星象台上刻着一些细小的符号,与伊芙琳文献里提到的“反向符号”完全一致——这些符号是古埃及祭司为了防止盗墓者启动仪式而设置的,只要按照反向顺序转动“阿努比斯之眼”,就能触发墓室的自毁机关,但不会立刻坍塌,而是会有十分钟的缓冲时间。

黑鸦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些符号,只是紧紧盯着吴贤的动作,手里的遥控器始终没有放下。吴贤走到星象台前,假装研究符号,实际上悄悄按照反向顺序转动“阿努比斯之眼”。就在“阿努比斯之眼”转动到第三圈时,星象台突然发出一阵红光,墓室的墙壁上出现了一行象形文字——正是伊芙琳提到的“自毁警告”。

“怎么回事?”黑鸦警惕地问,上前一步,想要阻止吴贤。

吴贤趁机拿起星象台上的一个陶罐,猛地砸向黑鸦的头部。黑鸦被砸中,踉跄着后退了几步,手里的遥控器掉在了地上。夜莺立刻冲上去,一脚踢飞遥控器,同时举起步枪,对准黑鸦的胸口:“不许动!”

黑鸦却突然笑了起来:“没用的,即使你们抓住我,‘时空通道’也会在五分钟后打开。而且,我的手下已经开始进攻山谷了,你们逃不掉的!”

吴贤捡起遥控器,查看了一下上面的按钮,发现确实有一个“启动通道”的按钮,而且已经被按下了——显然,黑鸦在吴贤启动仪式之前,就已经提前按下了按钮,吴贤的反向操作只是触发了自毁机关,并没有阻止通道的打开。

“我们必须立刻离开这里!”吴贤说,拉着夜莺向墓室入口跑去。黑鸦想要阻拦,却被夜莺一拳打在脸上,倒在地上。特种小队的成员此时也冲了进来,他们虽然受伤,但成功突破了黑鸦手下的包围,赶回来支援。

“队长,山谷外的敌人已经被我们击退了,但墓室还有三分钟就要坍塌了,我们快撤!”一名特种小队成员说。

吴贤和夜莺带领众人,快速向入口跑去。就在他们即将跑出通道时,身后传来了黑鸦的声音:“我不会让你们走的!”他们回头一看,黑鸦正举着一把手枪,对准了他们的后背。

“小心!”吴贤大喊,一把推开夜莺,自己则躲到了通道的拐角处。子弹打在墙壁上,溅起一片碎石。夜莺趁机举起步枪,对准黑鸦,扣动了扳机。子弹击中了黑鸦的腿部,黑鸦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快走!”夜莺说,拉着吴贤,跟着特种小队成员跑出了通道。就在他们跑出洞口的瞬间,墓室传来一阵巨大的爆炸声,整个山谷都在震动,洞口被坍塌的石块彻底掩埋。

黑鸦被埋在了墓室里,“阿努比斯之眼”也随着墓室的坍塌消失了。吴贤和夜莺站在山谷里,看着被掩埋的洞口,心中一阵后怕。他们知道,这次虽然阻止了黑鸦,但“骨蛇会”的威胁依然存在,而且,“阿努比斯之眼”的消失,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麻烦。

就在这时,吴贤的手机突然收到了一条匿名短信,短信里只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庙的墙壁上刻着与“太阳之心”和“阿努比斯之眼”相似的符号,照片的下方还有一行文字:“下一个目标,中国敦煌莫高窟。”

吴贤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抬头看向远方,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了一片血红。他知道,“骨蛇会”的下一个目标,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他必须立刻回国,守护莫高窟,阻止“骨蛇会”的阴谋。

夜莺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走吧,回中国。无论‘骨蛇会’的目标是什么,我们都会一起阻止他们。”

吴贤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坚定。他知道,这场与“骨蛇会”的战争,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接下来,他要面对的,可能是更强大的敌人,更危险的陷阱,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不仅是卸岭力士的后人,是古生物与古文物双博士,更是一名中国人,守护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天晚上,吴贤和夜莺带领特种小队,乘坐飞机前往中国敦煌。飞机在夜空中飞行,窗外的星星像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他们。吴贤拿出伊芙琳给的护身符,紧紧攥在手里。他想起了祖父的话:“卸岭力士的使命,不仅是盗墓,更是护墓。无论遇到多大的危险,都要守护好文物,守护好历史。”

他知道,敦煌莫高窟里藏着无数的秘密和珍贵的文物,“骨蛇会”想要在这里寻找什么,他还不知道。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会拼尽全力,守护好莫高窟,守护好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飞机即将抵达敦煌机场,吴贤看着下方逐渐清晰的城市灯光,心中暗暗发誓:“‘骨蛇会’,你们尽管来,我会在这里,等着你们。”

敦煌的戈壁在凌晨的微光里泛着冷硬的土黄色,吴贤踩着沙砾走出机场,风里裹着细沙打在脸上,带着西北特有的凛冽。夜莺跟在他身后,手里攥着刚收到的莫高窟安保巡逻路线图,眉头紧锁:“莫高窟现存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415尊彩塑,要在这么大的范围内防范‘骨蛇会’,难度太大了。”

负责接应的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陈教授早已在停车场等候,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脸上刻着常年在戈壁工作留下的沟壑:“吴博士,夜莺警官,你们可算来了。这几天莫高窟周围总出现不明身份的人,昨晚北区的几个废弃洞窟还被人撬开过,虽然没丢文物,但壁画被损坏了几处。”

吴贤的心一沉。莫高窟北区多为僧侣修行和埋葬的洞窟,位置偏僻,安保相对薄弱,“骨蛇会”选择从这里下手,显然做足了功课。“被撬开的洞窟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比如壁画内容、是否有隐蔽通道?”

“有一个编号为172的洞窟,里面的壁画是唐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图》,壁画角落有一处不起眼的暗格,我们之前在修复时发现过,但里面是空的。”陈教授说,“昨晚暗格被人彻底撬开,周围的壁画也被凿得乱七八糟。”

一行人驱车前往莫高窟,沿途的戈壁滩上偶尔能看到零星的梭梭草,远处的鸣沙山在晨光中勾勒出柔和的曲线。抵达莫高窟后,吴贤立刻跟着陈教授前往172窟。洞窟内弥漫着潮湿的土腥味,墙壁上的《张骞出使西域图》色彩虽已斑驳,但人物的神态依然清晰。壁画角落的暗格果然被撬开,边缘的泥层还带着新鲜的凿痕,地上散落着几块碎石。

吴贤蹲下身,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暗格内部,发现墙壁上有几道细微的划痕,像是某种工具留下的。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光谱仪,对划痕处的泥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泥土中含有微量的青铜粉末——与他之前在亚马逊雨林发现的螺旋纹石板、埃及墓穴的石门上检测到的青铜成分完全一致。

“‘骨蛇会’在找的东西,和之前的‘太阳之心’‘阿努比斯之眼’属于同一体系。”吴贤站起身,指着壁画上的张骞形象,“你们看,张骞手里拿着的不是通常描绘的丝绸,而是一个圆形的物体,上面刻着类似螺旋纹的图案——这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东西,或许是‘骨蛇会’口中的‘第三件神器’。”

夜莺凑过来,看着壁画上的圆形物体:“如果这是第三件神器,那它会藏在哪里?暗格里是空的,难道早就被人取走了?”

陈教授摇了摇头:“莫高窟的每一处文物都有详细的记录,从未有过这样一件圆形神器的记载。不过,在敦煌研究院的古籍库里,有一本唐代的《沙州地志》残卷,里面提到‘张氏持宝入沙,藏于三危山之眼’。三危山就在莫高窟对面,或许‘三危山之眼’就是神器的藏匿地。”

吴贤的眼睛亮了起来。三危山因“三峰耸立,如危欲坠”得名,山顶有一处天然形成的溶洞,当地人称其为“天眼洞”,传说洞中有古代先民留下的遗迹。“我们必须立刻去三危山,‘骨蛇会’肯定也看到了这本《沙州地志》,他们很可能已经出发了。”

一行人迅速准备装备,陈教授找来熟悉三危山地形的向导老杨,老杨是土生土长的敦煌人,祖辈都在三危山附近放牧,对山里的每一条小路都了如指掌。“天眼洞在三危山主峰的半山腰,路难走得很,而且这几天山里起了沙暴,能见度低,得小心。”老杨一边收拾登山绳,一边叮嘱道。

上午十点,吴贤、夜莺、陈教授和老杨四人组成的小队从莫高窟出发,向三危山进发。越野车在戈壁滩上颠簸行驶,车窗外的风沙越来越大,远处的三危山逐渐被黄沙笼罩,只剩下模糊的轮廓。老杨不得不放慢车速,依靠经验辨认方向。

“‘骨蛇会’的人会不会已经到天眼洞了?”夜莺看着窗外,有些担心。吴贤拿出卫星电话,试图联系国际刑警在敦煌周边布置的侦查小组,却发现信号被强烈的电磁干扰阻断了——和之前在亚马逊雨林遇到的情况一样,“骨蛇会”显然携带了干扰设备。

“他们就在附近。”吴贤握紧了手里的考古铲,“大家提高警惕,一旦遇到情况,先保护好自己。”

越野车行驶了大约两个小时,终于抵达三危山脚下。此时沙暴越来越猛烈,狂风卷着沙砾打在车身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老杨指着半山腰一处隐约可见的洞口:“那就是天眼洞,不过通往洞口的路被落石堵了,得徒步爬上去。”

四人下车,穿上防风沙的面罩,背着装备开始登山。山路陡峭,布满了碎石和流沙,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老杨在前面带路,用登山杖探路,时不时提醒身后的人:“这里有暗坑,踩我走过的脚印!”

就在他们快要抵达天眼洞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枪声。“是‘骨蛇会’的人!”夜莺立刻拔出腰间的手枪,示意大家躲到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吴贤探头观察,看到天眼洞门口站着五个穿着黑色战术服的人,手里拿着步枪,正对着洞内射击——显然,洞里还有其他人。

“洞里可能有我们的人,或者是其他被‘骨蛇会’胁迫的人。”吴贤说,“我们得想办法绕到他们后面,出其不意地突袭。”

老杨点点头,指着岩石侧面一条狭窄的缝隙:“这条缝能通到天眼洞的侧面,不过只能一个人过。”夜莺自告奋勇:“我去,你们在这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绕到后面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