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9章 尸易无限(134)(第2页)

 

出发那天,下午五点半,我们穿着景区维护马甲,背着用黑布包好的装备,混在闭馆的游客里走进定陵。景区里的游客已经很少了,工作人员正在锁门,我们绕到地宫入口旁边的维修通道,林浩用铁丝打开通道的锁,我们迅速钻了进去。

 

维修通道里很黑,我们打开微型手电筒,慢慢往前走。走到第一个拐角,林浩赶紧打开信号屏蔽器,屏蔽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监控的指示灯立刻灭了。我们松了口气,继续向地宫后殿走去。

 

后殿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过通风口的声响。棺床上面放着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复制品,到中间一块地砖时,声音比其他的清脆:“就是这块!”

 

我们慢慢卷起防滑垫,阿古拉用蒙古刀插进地砖缝里,轻轻一撬,地砖“啪”的一声弹开,是檀香的味道,混着丝绸的土腥味。

 

林浩掏出微型手电筒,照进暗格,里面放着一个红色的漆盒和一个锦缎包裹,漆盒上刻着明代的龙纹,锦缎包裹的形状像一件衣服,正是我们要找的万历金翼善冠和凤冠霞帔!

 

“终于找到了!”林浩激动地想把漆盒拿出来,却被瞎子拉住,瞎子指了指暗格底部的细电线——是压力传感器!老烟枪用细铁丝慢慢挑开传感器的电线,确认安全后,才把漆盒和锦缎包裹拿出来。

 

打开漆盒,里面果然放着一顶金色的帽子,帽子用金丝编织而成,上面镶嵌着珍珠和宝石,正是万历金翼善冠!锦缎包裹里是一件凤冠和一件霞帔,凤冠上的珍珠闪闪发光,霞帔的刺绣栩栩如生,正是皇后的凤冠霞帔!

 

我们把金翼善冠和凤冠霞帔放进防水袋里,刚想离开,突然,地宫的报警器响了起来——屏蔽器的电量用完了!远处传来工作人员的脚步声:“有人闯进地宫了!快堵住出口!”

 

“快从维修通道跑!”老烟枪大喊,我们赶紧盖上地砖,卷好防滑垫,向维修通道跑去。刚跑出通道,就看到工作人员拿着手电筒追过来,腾格尔赶紧把黑布扔在地上,挡住他们的视线,我们趁机向民宿跑去。

 

回到民宿后,我们把万历金翼善冠和凤冠霞帔交给了赵老板,让他转交给文物局。赵老板看着文物,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些文物太珍贵了!定能填补明代宫廷服饰研究的空白。”第二天,文物局的专家来到民宿,确认文物的真实性后,把它们运回了博物馆,还特意给我们发了感谢信。

 

晚上,我们在民宿里庆祝,赵老板做了一桌北京菜,有北京烤鸭、炸酱面、豌豆黄,还有一壶二锅头。林薇喝了一口二锅头,突然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边写着“清东陵——乾隆裕陵地宫秘格”。“我在古籍里看到,裕陵地宫的‘明堂券’有个暗格,里面藏着‘乾隆金瓯永固杯’和‘缂丝龙袍’,金瓯永固杯是乾隆皇帝的御用酒杯,用黄金打造,上面镶嵌着宝石,缂丝龙袍是乾隆的朝服,缂丝工艺现在已经失传了,”林薇看着我们,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河北遵化吗?”

 

我和老烟枪、瞎子、林浩、阿古拉、巴特尔、腾格尔、小杨对视一眼,都笑了。河北遵化离这里不远,但清东陵的安保很严,裕陵地宫有24小时巡逻,暗格还可能有“毒气机关”和“红外监控”,危险重重,但我们还是决定去。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还有文物需要保护,再远再险的路,我们都愿意走。

 

老烟枪点燃烟锅,深吸一口,烟圈在灯光下慢慢散开:“走!清代的宝贝咱也得护着!不过这次,可得带够防毒气的装备,裕陵地宫的明堂券有‘毒气机关’,是用砒霜和硫磺混的,防毒面具得选能防化学毒气的,再带些解毒药,万一中毒能应急。而且地宫的红外监控很密集,屏蔽器得带够,再穿些防红外的衣服,别被监控拍到。另外,暗格的锁是清代的‘九连环锁’,得解开九连环才能打开,我以前学过解九连环,到时候我来解。”

 

林浩已经开始收拾背包,把清代的地图塞进包里:“我查了,裕陵地宫下午四点闭馆,晚上十点有一次大巡逻,咱们得在闭馆后进去,十点前出来。而且地宫的入口有指纹锁,得用仿造的指纹膜才能打开,我已经网购了指纹膜,明天就能到。”

 

腾格尔弹起马头琴,笑着说:“我还没见过清代的龙袍,正好去看看!我会骑马,遵化的山路我也能走,还能帮你们扛装备,遇到危险,我还能用蒙古刀保护大家。”

 

我们举起酒杯,酒杯里的二锅头泛着淡淡的光,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窗外的昌平夜景渐渐安静下来,远处的燕山山脉在夜色里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十三陵水库的水波在月光下泛着银光。我知道,明天一早,我们又要踏上新的旅程,从北京的昌平,到河北的遵化,去寻找那些被岁月掩埋的国宝。

 

汽车在第二天清晨出发,车轮滚滚,载着我们向东行驶。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北京的平原,到河北的丘陵,再到清东陵的松柏群。远处的昌瑞山在阳光下泛着绿色的光,像一道天然的屏障。

 

我摸了摸怀里的防水袋,里面装着我们这次冒险的收获,又看了看身边熟睡的伙伴,心里充满了期待——我们的下一场冒险,即将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展开,在那座神秘的乾隆裕陵地宫里,又有多少历史的秘密在等着我们去揭开,又有多少珍贵的文物在等着我们去守护。

 

汽车驶入河北遵化时,初春的阳光正透过车窗洒在身上,远处的昌瑞山笼罩在薄雾中,清东陵的红墙黄瓦在松柏间若隐若现,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松针香气。林浩刚下车就伸了个懒腰,笑着说:“这地方比北京还舒服,就是裕陵的安保太严,咱们的仿造指纹膜可得藏好,别被搜出来。”

 

老烟枪把烟锅揣进怀里,又掏出防化学毒气的防毒面具检查了一遍滤毒盒:“裕陵地宫的明堂券有砒霜和硫磺混的毒气,滤毒盒得选能防砷化物和硫化物的,再带些绿豆汤,喝了能解砒霜的毒。而且九连环锁得慢慢解,急了容易卡住,我昨晚又练了一遍,保证没问题。另外,地宫的地面有‘压力感应砖’,得跟着我走,我能看出哪块砖是安全的——安全砖的缝里没有灰尘,感应砖的缝里有积灰。”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停车场的水泥地,听着远处游客的喧闹声:“我听到裕陵方向有脚步声,应该是巡逻的保安。《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说,裕陵是‘昌瑞山龙脉’的核心,地宫卡在‘金脉’上,地气纯但‘火煞’重,是陪葬的金银器和硫磺生出来的,得带些艾草绳和朱砂,艾草能降火,朱砂能驱邪。而且明堂券的暗格上面有‘龙纹石’,得按动龙纹的眼睛,才能露出暗格入口,按错了就会喷出毒气。”

 

我们在清东陵附近找了家民宿,民宿老板是个河北大叔,姓刘,对裕陵的历史很熟悉:“裕陵地宫下午四点闭馆,闭馆后会有保安在门口值守,每小时巡逻一次,你们得从地宫后面的‘维修口’进去,维修口的锁是普通的挂锁,用铁丝就能打开。不过维修口里面有‘红外对射’,得用黑布挡住,不然会触发警报。”

 

刘老板还给我们看了一张他收藏的裕陵地宫结构图:“明堂券在地宫的第三层,暗格在‘石供桌’你们进去后别开强光手电,用微光的,不然会被红外监控拍到。”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忙着准备:林薇从劳保用品店买了四副防化学毒气的防毒面具和几大壶绿豆汤;林浩网购了几块黑布和几盏微光手电筒,还把仿造的指纹膜藏在景区维护马甲的夹层里;老烟枪则把解九连环的工具磨得更光滑,还在工具上涂了防滑粉;我和瞎子、阿古拉、巴特尔去裕陵踩点,摸清了保安的巡逻路线和红外对射的位置,腾格尔和小杨则在民宿里练习用黑布遮挡红外对射,确保万无一失。

 

出发那天,下午四点半,我们穿着景区维护马甲,背着装备向裕陵走去。闭馆后的景区很安静,只有几盏路灯亮着,昏黄的灯光照在石板路上,显得格外肃穆。我们绕到裕陵地宫后面的维修口,林浩用铁丝打开挂锁,腾格尔和小杨赶紧用黑布挡住红外对射,我们迅速钻了进去。

 

维修通道里很黑,我们打开微光手电筒,光线只有萤火虫那么亮,勉强能看清路。走了大概十分钟,前面出现了一扇石门,石门上刻着清代的龙纹,正是明堂券的入口。老烟枪用手指摸了摸石门侧面的圆形凹槽,里面果然有一块龙纹石,龙纹的眼睛是用玛瑙做的。

 

“快按龙纹的眼睛!”老烟枪说着,林浩按照他的指示,轻轻按动龙纹的左眼,再按动右眼,石门发出“咔嚓”的声响,缓缓打开,一股刺鼻的气味从里面飘出来——是砒霜和硫磺混合的毒气!

 

“快把防毒面具戴上!”林薇说着,率先戴上面具,我们也跟着戴上,然后点燃艾草绳,扔进明堂券。艾草绳在里面燃烧着,没有熄灭,说明里面有空气,我们顺着石门走了进去。

 

明堂券里很宽敞,中央放着一张石供桌,石供桌杆敲了敲石板,石板发出“咚咚”的声响,很结实:“

 

我们绕到石供桌后面,果然看到石板侧面有一把九连环锁,锁上的九个环相互勾连,做工精致。老烟枪掏出工具,开始解九连环,他的手指灵活地转动着环,一个接一个地解开,过了大概二十分钟,最后一个环终于解开,石板发出“吱呀”的声响,缓缓打开。

 

暗格里飘出一股淡淡的香气——是檀香的味道,混着丝绸的土腥味。林浩用微光手电筒照进暗格,里面放着一个金色的杯子和一件叠得整齐的龙袍,杯子上镶嵌着宝石,龙袍的缂丝花纹清晰可见,正是我们要找的乾隆金瓯永固杯和缂丝龙袍!

 

“终于找到了!”我激动地把金瓯永固杯和缂丝龙袍放进防水袋里,突然,地宫的警报响了起来——黑布被风吹掉了,红外对射被触发了!远处传来保安的脚步声:“有人闯进地宫了!快围过来!”

 

“快从维修通道跑!”老烟枪大喊,我们赶紧盖上石板,向维修通道跑去。刚跑出维修口,就看到保安拿着手电筒追过来,阿古拉赶紧把绿豆汤的罐子扔在地上,罐子摔碎了,绿豆汤洒了一地,保安的脚步慢了下来,我们趁机向民宿跑去。

 

回到民宿后,我们把乾隆金瓯永固杯和缂丝龙袍交给了刘老板,让他转交给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刘老板看着文物,激动得手都在抖:“这金瓯永固杯可是国宝中的国宝!缂丝龙袍的工艺更是失传了,你们立大功了!”第二天,文物局的专家来到民宿,确认文物的真实性后,把它们运回了博物馆,还邀请我们参加文物修复的观摩会。

 

晚上,我们在民宿里庆祝,刘老板做了一桌河北菜,有唐山麻糖、缸炉烧饼、白洋淀炖杂鱼,还有一壶衡水老白干。林薇喝了一口老白干,突然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边写着“西夏黑水城——黑将军墓”。“我在古籍里看到,黑将军墓藏在内蒙古的‘额济纳旗’,里面有‘西夏黑水城文书’和‘鎏金铜佛’,黑水城文书是西夏的官方文件,用西夏文和汉文书写,鎏金铜佛是西夏的佛教文物,工艺精湛,全世界只有几件,”林薇看着我们,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额济纳旗吗?”

 

我和老烟枪、瞎子、林浩、阿古拉、巴特尔、腾格尔、小杨对视一眼,都笑了。内蒙古的额济纳旗离这里千里之外,而且黑水城在沙漠深处,夏天的沙漠温度能到五十度,还有“沙尘暴”,容易迷路,墓里可能有“流沙陷阱”和“蛇虫”,危险重重,但我们还是决定去。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还有文物需要保护,再远再险的路,我们都愿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