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6章 尸易无限(201)(第2页)

 

 就在我们清理西耳室的时候,突然听到主墓室传来“咔嚓”一声响。我们赶紧跑回去,发现梓宫旁边的地面陷下去了一块,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张教授用手电筒往里照了照,隐约能看到里面有一些木质的箱子:“这应该是个‘暗室’,汉代王侯墓常用来存放珍贵文物的地方。”
 

 胖子自告奋勇:“我下去看看!”他系上绳索,顺着洞口往下爬。过了一会儿,他探出头来,兴奋地大喊:“下面全是箱子!里面装的都是宝贝!有玉壶、金器,还有好几卷丝绸!”
 

 我们赶紧把箱子一个个拉上来,打开一看,里面果然装满了珍贵的文物。其中一个箱子里装着一套汉代的“错金铜编钟”,虽然有些零件已经损坏,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美;还有一个箱子里装着几卷丝绸,丝绸的颜色虽然有些褪色,但上面的花纹还清晰可见,是汉代着名的“云气纹”。
 

 “这些文物太珍贵了!”shirley杨激动地说,“错金铜编钟和丝绸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就在我们沉浸在发现文物的喜悦中时,赵老师突然跑了进来,神色慌张:“不好了!营地外面来了一群人,说是附近村子的村民,非要进来看看古墓,还说这古墓是他们村里的,文物应该归他们所有。”
 

 我们赶紧跟着赵老师来到营地门口,只见外面围了几十个村民,手里拿着锄头、铁锹,情绪很激动。一个年纪大的村民站在最前面,大声说:“这古墓在我们村的地上,挖出来的文物就该归我们村!你们凭什么把文物运走?”
 

 张教授上前解释:“老乡,这些文物是国家的,不是哪个村子的。我们发掘古墓,是为了保护文物,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保存和研究,以后还会在博物馆展出,大家都能看到。”
 

 “我们不管!”另一个村民喊道,“我们村以前挖出来的铜钱,都能自己留着,凭什么这古墓的文物就归国家?今天你们不把文物留下,就别想走!”
 

 胖子见状,想上前理论,被shirley杨拉住了。零点看书 最辛蟑結耕新筷shirley杨拿出手机,打开一段汉代文物展览的视频,递给村民们看:“老乡,你们看,这些都是以前发掘的汉代文物,现在在博物馆里展出,全国各地的人都能来看。如果文物留在村里,不仅得不到好的保护,还可能被损坏、被盗走。只有交给国家,才能让这些文物保存下来,传给咱们的子孙后代。”
 

 阿贵也上前,拿着《汉代文物图鉴》,给村民们看上面的文物图片:“我以前在云南的村子里,也见过很多老物件,后来都交给了博物馆,现在我们村里的人去博物馆,还能看到自己村里的老物件,特别骄傲。”
 

 老烟枪也说:“老乡,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知道大家对老物件有感情。但这些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不是哪一个人的,也不是哪一个村子的,是全中国人民的。保护好它们,是咱们每个人的责任。”
 

 村民们看着视频里的文物展览,又听了我们的解释,情绪渐渐平静下来。那个年纪大的村民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们也不是想抢文物,就是觉得这古墓在我们村,我们也该为保护文物出点力。以后你们要是需要帮忙,比如看守营地、清理文物,我们都能来。”
 

 张教授笑着说:“太好了!文物保护需要大家的支持,你们愿意帮忙,我们求之不得。以后我们会在村里办些文物保护的讲座,让大家都了解文物的重要性,还会邀请你们去博物馆看这些文物。”
 

 村民们听了,都高兴地欢呼起来。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接下来的几天,村民们果然经常来营地帮忙,有的帮着清理文物,有的帮着看守营地,还有的给我们送来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阿贵和村民们聊得很投机,还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文物清理技巧。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古墓的发掘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我们共出土文物一千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几十件。张教授看着这些文物,激动地说:“这次的发掘成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这些文物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汉代历史文化的了解,还为研究汉代的手工业、农业、军事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就在我们准备将文物运回文物局进行修复和保存时,张教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挂了电话,他对我们说:“有个紧急情况——在陕西宝鸡发现了一座先秦古墓,遭到了盗墓贼的破坏,很多文物被盗走了。当地文物局希望我们能派些人过去,协助他们进行抢救性发掘,还希望能帮忙追回被盗的文物。”
 

 胖子一听,立刻说:“先秦古墓!那可是比汉代还早的!里面说不定有青铜器、甲骨文!咱们去宝鸡!”
 

 shirley杨也说:“先秦文物非常珍贵,尤其是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盗墓贼对古墓的破坏肯定很大,我们得尽快过去,争取能追回更多的文物。”
 

 老烟枪想了想,说:“先秦古墓的结构和汉代、唐代都不一样,防盗机关也更原始,但可能更危险,比如‘水浸墓’‘火坑墓’。咱们得提前准备些防水、防火的装备。
 

 阿贵听到要去宝鸡,立刻把刚整理好的文物清单塞进背包:“先秦的青铜器我只在书上见过,这次要是能亲眼看到,就算遇到再危险的机关也值了!”他又摸了摸口袋里的小本子,那上面记满了这几次发掘学到的知识,连老烟枪教的辨毒草口诀都工工整整写了三页。
 

 我们没来得及多休整,当天就跟着张教授往宝鸡赶。汽车在高速上行驶,窗外的关中平原渐渐被秦岭余脉取代,赵老师给我们递来一份宝鸡古墓的初步勘探报告:“这座古墓在宝鸡陈仓区的一座小山里,是当地村民举报的——有盗墓贼夜里用炸药炸封土堆,村民听见响声报了警。等警察赶到时,盗墓贼已经跑了,只留下一个直径两米多的盗洞,洞口还散落着几件没来得及运走的陶片。”
 

 shirley杨翻着报告里的照片,眉头越皱越紧:“你们看这盗洞的边缘,很整齐,应该是用专业的盗墓工具挖的,不是普通的洛阳铲。而且从陶片的纹路来看,是先秦时期的‘绳纹陶’,这座墓的年代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早,说不定是西周时期的。”
 

 老烟枪把艾草和雄黄重新包好,放进随身的布袋:“西周墓的防盗手段虽然不如汉代复杂,但古人信‘殉葬’,有的墓里会埋殉人,殉人身上可能带着兵器,也可能有剧毒。咱们得提前准备好对付尸毒的草药,再带上几副防毒面具,以防万一。”
 

 汽车抵达陈仓区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当地文物局的李局长在路口等候,他脸色憔悴,眼底满是红血丝:“各位专家,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们连夜赶来。这古墓太重要了,我们勘探发现,它的墓道是‘甲字形’,这是西周贵族墓的典型结构,墓主人很可能是个诸侯。现在最担心的是,盗墓贼已经炸开了封土堆,要是下雨,雨水灌进盗洞,里面的文物就全毁了。”
 

 我们跟着李局长往古墓所在地赶,山路崎岖,汽车只能开到山脚下,剩下的路得靠步行。阿贵背着沉重的装备,却走得比谁都快,他手里拿着手电筒,仔细观察路边的地形:“这山上的石头很特别,上面有很多裂缝,像是被水冲过的,要是遇到下雨,确实容易塌方。”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古墓的封土堆。封土堆上有个黑漆漆的大洞,周围拉着警戒线,几名警察在旁边值守。张教授拿出手电筒往盗洞里照,隐约能看到下面有一段台阶,台阶上散落着几块碎石:“这盗洞挖得很准,直接通到了墓道里。咱们得赶紧下去探查,看看里面的文物损坏情况。”
 

 胖子自告奋勇要先下去:“我体型壮,下去要是遇到什么情况,也能扛一会儿。”他系上绳索,腰间别着工兵铲,慢慢往盗洞里爬。盗洞很陡,墙壁上的泥土很松散,胖子爬了一半,突然大喊:“小心!下面有东西!”
 

 我们赶紧往下看,只见盗洞底部的台阶上,躺着一具盗墓贼的尸体。尸体穿着黑色的衣服,脸色发黑,嘴唇发紫,像是中了毒。胖子小心翼翼地爬到底部,用工兵铲碰了碰尸体:“已经硬了,死了有段时间了。”
 

 shirley杨顺着绳索爬下去,蹲在尸体旁边仔细检查:“他的指甲缝里有黑色的粉末,嘴唇上也有,应该是接触了有毒的东西。你们看他的手,像是在临死前抓过什么,手里还攥着一块青铜碎片。”
 

 老烟枪也爬了下去,闻了闻尸体身上的气味:“有股苦杏仁味,像是氰化物,但比现代的氰化物毒性慢,应该是古代的剧毒,比如‘乌头’或者‘砒霜’。西周时期的人常用这些毒物来防盗,可能是涂在了墓道的墙壁上,或者藏在了陪葬品里。”
 

 我和阿贵最后爬下去,墓道里很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阿贵拿出防毒面具,分给大家:“咱们还是戴上吧,万一空气里有毒气,就麻烦了。”
 

 我们戴着防毒面具,沿着台阶往下走。墓道的墙壁上刻着一些简单的图案,像是动物的纹样,shirley杨用手电筒照着图案:“这是西周时期的‘饕餮纹’,一般刻在青铜器上,用来象征威严和神秘。把饕餮纹刻在墓道墙壁上,应该是为了震慑盗墓者。”
 

 走了大约十几米,墓道突然变得宽敞起来,前面出现了一道石门。石门已经被盗墓贼炸开了一个缺口,缺口旁边散落着几块碎石和一些炸药的包装纸。我们从缺口走进石门,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墓室,墓室的中央放着一具巨大的青铜棺椁,棺椁的周围散落着很多文物碎片,有陶片、铜片,还有一些玉器的碎片。
 

 “太可惜了!”张教授看着散落的文物碎片,心疼地说,“这青铜棺椁是西周时期的,保存得这么完整,竟然被盗墓贼炸坏了。你们看,棺椁的盖子已经被炸飞了,里面的文物肯定也被盗走了不少。”
 

 胖子在墓室里仔细搜索,希望能找到一些盗墓贼留下的线索。他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背包,背包里有几瓶水、一些压缩饼干,还有一张地图,地图上用红笔标注着古墓的位置和几条逃跑路线。“这肯定是盗墓贼的背包,”胖子把地图递给张教授,“上面还有个电话号码,说不定能找到他们的线索。”
 

 shirley杨在青铜棺椁旁边发现了一块完整的玉器,玉器是白色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纹:“这是西周时期的‘玉龙佩’,是贵族佩戴的饰品,价值连城。盗墓贼应该是没注意到,才把它留下了。”
 

 阿贵在墓室的墙壁上发现了一个暗格,暗格很小,里面放着一个小小的青铜鼎。青铜鼎虽然不大,但上面刻着很多文字,shirley杨仔细辨认了一会儿,说:“这些是西周时期的金文,记载的是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墓主人是西周时期的‘陈仓侯’,曾辅佐周王治理国家,立下了很多功劳。”
 

 “陈仓侯!”李局长兴奋地说,“这可是西周时期的重要诸侯,这座古墓的历史价值太高了!我们一定要尽快追回被盗的文物,不能让它们流落到黑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