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9章 尸易无限(204)(第3页)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都在临时修复区里整理和修复出土的文物。阿贵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西夏文佛经的解读上,他每天都捧着佛经和《番汉合时掌中珠》,逐字逐句地对照,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铅笔在旁边做标记,晚上再和shirley杨、张教授一起讨论。有天深夜,阿贵突然兴奋地叫醒我们,手里举着一卷佛经:“你们看!这卷佛经上写着‘天佑民安五年,活字印造’!天佑民安是西夏崇宗的年号,五年是公元1094年,这说明西夏的活字印刷技术比咱们之前认为的还要早!”
 

 shirley杨则在修复铜佛像时,发现佛像的底座上刻着西夏文的铭文:“‘大夏国相嵬名仁忠造’,嵬名仁忠是西夏的着名大臣,曾担任国相,这尊佛像应该是他为了祈福而铸造的。”她用细砂纸轻轻打磨佛像表面的磨损处,佛像渐渐露出了原本的金色,上面的花纹也清晰起来——佛像的衣纹是西夏特有的“卷草纹”,手里拿着的“法轮”上刻着西夏文的“吉祥”二字,融合了佛教文化和西夏文化的特色。
 

 老烟枪则在临时棚周围搭建了一个小小的“防风障”,用帆布和钢管做成,既能挡住戈壁滩的寒风,又能让空气流通。他还在防风障周围种了几株耐旱的沙棘,说:“沙棘的根能固定沙土,等咱们离开的时候,这些沙棘说不定能活下来,也算是给这片戈壁滩留个纪念。”
 

 胖子则负责文物的搬运和保管,他每天都会仔细检查恒温箱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文物不会受到损坏。闲暇时,他还会跟着周局长去附近的村庄走访,打听盗墓贼的线索。有天下午,胖子从村里回来,兴奋地说:“村里的老支书说,上周有几个外地口音的人,开着一辆白色的越野车,在佛塔附近转悠,还问过老支书‘哪里有老物件’,老支书觉得他们可疑,没敢多说。”
 

 我们把这个线索告诉了警方,警方根据胖子提供的信息,很快就在张掖市区发现了那辆白色的越野车。经过跟踪调查,警方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抓获了四名盗墓贼,还缴获了大量被盗的西夏文佛经、佛像和文物。
 

 “太好了!这些文物终于追回来了!”我们都非常高兴,周局长激动地说,“盗墓贼交代,他们本来打算把文物卖给中亚的文物贩子,没想到还没来得及交易就被抓了。这些文物对研究西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要是流失了,就是我们民族的巨大损失。”
 

 我们跟着警方来到废弃仓库,看到缴获的文物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其中一尊两米高的西夏文石碑格外引人注目,石碑上刻着密密麻麻的西夏文,虽然有些磨损,但依然能看出精美的字体。阿贵仔细检查了石碑上的文字,说:“这上面记载的是西夏崇宗时期的‘佛塔建造记’,详细记录了佛塔的建造时间、工匠姓名和资金来源,是研究西夏佛塔建筑史的重要资料!”
 

 回到佛塔遗址后,我们把追回的文物小心地进行了清理和登记,然后继续对地宫进行发掘。在清理地宫的墙壁时,我们发现了一幅完整的西夏壁画,壁画描绘的是“西夏贵族礼佛图”,画面中有西夏贵族、僧人、侍女等,人物的服饰和表情都非常生动,是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西夏壁画之一。
 

 “这幅壁画太珍贵了!”shirley杨激动地说,“你看贵族的服饰,是西夏特有的‘圆领袍’,上面绣着‘团花图案’,侍女的发型是‘双丫髻’,这些都是西夏文化的重要特征。壁画的色彩虽然有些褪色,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鲜艳,咱们得尽快用特殊的材料对壁画进行加固和保护,避免进一步损坏。”
 

 我们立刻对壁画进行了保护处理,用特制的胶水对壁画进行了加固,再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防止壁画受到风沙和潮湿的侵蚀。经过两周的努力,西夏佛塔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工作终于顺利结束了。我们共出土和追回文物三百多件,包括西夏文佛经、佛像、石碑、壁画等,其中很多文物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在发掘工作结束的那天,张掖文物局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庆祝仪式,表彰了我们在发掘和文物追回工作中的贡献。周局长亲自为我们颁发了荣誉证书,还邀请我们参加西夏文物特展的筹备工作。
 

 “这些文物是西夏文化的瑰宝,”周局长说,“我们打算在张掖大佛寺举办一场‘西夏佛塔文物特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夏的历史文化,了解西夏佛塔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希望你们能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爽快地答应了周局长的邀请,开始参与特展的筹备工作。shirley杨负责文物的展示设计,她根据文物的种类和文化特色,将展示区分为“佛经文献”“佛像艺术”“壁画精品”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采用了对应的场景布置,比如“佛经文献”区还原了西夏的“活字印刷作坊”,“佛像艺术”区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西夏佛像,让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西夏文化的魅力。
 

 阿贵则负责展览的讲解和文物解读,他编写了详细的讲解词,还制作了西夏文与汉文的对照展板,教观众辨认简单的西夏文。他还在展览中设置了“活字印刷体验区”,让观众亲手操作西夏文活字,感受西夏的印刷技术,很多小朋友都围着体验区,兴奋地印着自己的“西夏文名字”。
 

 老烟枪则在大佛寺的院子里搭建了一个“西夏草药园”,种植了西夏时期常见的甘草、枸杞、沙棘等植物,还设置了科普展板,介绍这些植物在西夏时期的用途,比如甘草用于入药,枸杞用于养生,让观众了解西夏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
 

 胖子则负责文物的搬运和安保,他每天都会仔细检查展柜的安全情况,还会向观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他还和当地的学校合作,组织学生来参观特展,给孩子们讲解西夏的历史故事,比如西夏的建立、西夏与宋朝的关系等,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提出各种问题,胖子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西夏佛塔文物特展”如期举办。开展那天,张掖大佛寺里人头攒动,很多观众都是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西夏文物的风采。看着观众们惊叹的表情,听着他们对文物的赞美,我们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没想到咱们能为西夏文物的保护做这么多事,”胖子笑着说,“以前我总觉得西夏是个神秘的朝代,现在通过这些文物,才知道西夏的文化这么丰富,以后我得多学点历史,不然都对不起这些文物。”
 

 shirley杨点点头:“西夏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西夏文、西夏佛塔、西夏织锦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这些文物,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多样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上不同民族创造的辉煌文明。”
 

 老烟枪抽着烟,望着远处的西夏佛塔,感慨地说:“我这辈子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文物,但西夏的文物最让我着迷。这里的每一卷佛经、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画,都在诉说着西夏王朝的故事。咱们得把这些故事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阿贵则拿着一本刚出版的《西夏佛塔佛经解读》,兴奋地说:“这是我这三个月的研究成果,里面解读了这次发掘的大部分西夏文佛经,还有一些西夏文的历史文献。以后我还要继续研究西夏文化,争取能还原更多西夏王朝的历史故事。”
 

 我看着身边的伙伴,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期待。从高昌古国墓葬到西夏佛塔遗址,我们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一路走来,见证了不同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也感受到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我知道,我们的文物保护之路还很长,丝绸之路上还有很多沉睡的文物等着我们去发现,还有很多历史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揭开。
 

 就在“西夏佛塔文物特展”举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张教授突然收到一封来自云南文物局的紧急电报——在云南大理发现了一座南诏国的墓葬,墓中可能藏有大量的南诏文文书和金银器,但墓葬已经遭到了盗墓贼的严重破坏,很多文物被盗走,当地文物局希望我们能立刻前往协助进行抢救性发掘。
 

 “南诏国墓葬!”胖子一听,立刻来了精神,“我早就听说南诏国是唐代西南地区的强国,和唐朝的关系特别密切,里面的文物肯定有很多中原文化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咱们赶紧收拾东西,去大理!”
 

 shirley杨也说:“南诏国的文物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历史价值,尤其是南诏文文书,是研究南诏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盗墓贼的破坏肯定很严重,我们得尽快过去,争取能追回更多的文物,保护好剩下的文物。”
 

 老烟枪想了想,说:“大理气候潮湿多雨,墓葬里的文物容易受潮发霉,咱们得准备好防潮设备和除霉剂。还有,云南多山地,墓葬可能建在半山腰,里面可能有‘陷阱’,比如‘翻板’‘毒箭’之类的,咱们得提前准备好工兵铲和防毒面具,避免发生危险。”
 

 阿贵则兴奋地说:“南诏文是我一直想研究的文字,虽然现存的资料很少,但我已经收集了一些南诏文的拓片。要是能在墓葬里发现南诏文文书,我一定能帮忙解读,说不定能发现南诏国与唐朝的外交秘密。咱们赶紧出发吧,我都等不及想看看南诏国的金银器了!”
 

 我们很快就收拾好了行李,告别了周局长和张掖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踏上了前往云南大理的旅程。火车在云贵高原上行驶,窗外的景色从戈壁滩变成了青山绿水,远处的苍山连绵起伏,山顶上覆盖着皑皑白雪,洱海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着蓝天和白云。
 

 我看着身边的伙伴,他们脸上都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南诏国墓葬里那些珍贵的南诏文文书和金银器。我知道,前方等待我们的,可能是潮湿的山地、复杂的墓葬结构,还有未知的危险,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保护好那些沉睡在地下的珍贵文物,让它们重见天日,向世人展示南诏国曾经的辉煌。我们的文物保护之路,还在继续,而西南边疆的历史文明,也正等待着我们去唤醒。
 

 火车抵达大理站时,云南文物局的赵局长已经在出站口等候。他手里拿着一张墓葬的勘探图,脸色凝重地说:“这座南诏国墓葬在大理苍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附近,是村民在挖地基时发现的。盗墓贼已经在墓葬里挖了两个盗洞,我们在盗洞里发现了一些南诏文文书的碎片和金银器的残片,情况非常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