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4章 尸易无限(219)(第3页)


 “宝鸡的祭祀遗址位于陈仓区的一个小村庄附近,当地文物部门已经派了队员去现场值守,”父亲一边开车,一边给我们介绍情况,“根据初步勘探,这个祭祀遗址的规模不小,有祭祀坑、祭祀台和少量的墓葬,出土的青铜礼器痕迹很明显,很可能是西周早期王室或者诸侯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鬼市’的人盯上这里,肯定是想偷里面的青铜礼器,咱们得尽快赶到,加强安保措施。”


 车子行驶了大约四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宝鸡陈仓区。当地文物局的李局长已经在路口等候,他穿着一件灰色的夹克,手里拿着一份勘探报告,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你们可算来了!祭祀遗址就在前面的王家村,我们的队员已经在那里守了两天了,昨天晚上发现有可疑人员在遗址周边徘徊,手里拿着探杆,应该是在探查遗址的位置和深度。我们想上去盘问,他们就赶紧跑了,开车往东边逃了,没追上。”


 我们跟着李局长往王家村走,路上,李局长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祭祀遗址的情况:“这个遗址是上个月村民在平整土地的时候发现的,当时挖出了几块青铜碎片,我们过来勘探后,确定这是一处西周早期的祭祀遗址。目前已经发现了三个祭祀坑,里面有不少动物骨骼和陶器碎片,在第二个祭祀坑的底部,还发现了大型青铜礼器的残片,初步判断是青铜方鼎和青铜簋,应该是祭祀时使用的礼器。”


 到了祭祀遗址,我们看到几个穿着文物局制服的队员正在遗址周边巡逻,遗址上已经搭建了临时的保护棚,棚子周围拉着警戒线,上面挂着“文物保护现场,禁止入内”的牌子。三个祭祀坑呈“品”字形分布,每个坑的直径大约在3-5米之间,坑底还残留着一些动物骨骼和陶器碎片,第二个祭祀坑的底部,确实能看到几块青铜残片,上面有精美的纹饰。


 父亲蹲在第二个祭祀坑旁边,仔细观察着坑底的青铜残片:“这是西周早期的青铜方鼎残片,你看这纹饰,是夔龙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应该是王室或者高级贵族使用的礼器。这个祭祀遗址的规格不低,里面很可能还藏着更多的青铜礼器。‘鬼市’的人肯定是想趁着遗址还没正式发掘,偷偷把青铜礼器挖走。”


 胖子拿出金属探测器,在祭祀坑周边探查:“李局长,你们有没有在遗址周边发现什么可疑的痕迹,比如探孔、脚印之类的?”


 李局长点了点头:“昨天晚上我们在遗址东边的玉米地里发现了几个探孔,直径大约在10厘米左右,深度有1-2米,应该是‘鬼市’的人用探杆打的,想探查祭祀坑的位置和深度。我们还在探孔旁边发现了几个脚印,尺码在42-44码之间,应该是成年男性的脚印。”


 我们跟着李局长来到东边的玉米地,果然看到了几个探孔,孔壁光滑,里面还有一些泥土,显然是刚打的不久。父亲用手摸了摸探孔里的泥土:“这探孔打得很专业,角度和深度都很精准,说明‘鬼市’的人里有经验丰富的盗墓贼。他们应该是通过探杆已经确定了祭祀坑的位置,下一步很可能会用洛阳铲挖掘,或者直接用炸药炸开祭祀坑,偷走里面的青铜礼器。”


 为了防止“鬼市”的人再次来袭,我们和李局长、当地民警一起制定了安保计划:在祭祀遗址周边安装红外监控摄像头,覆盖遗址的各个角落;增加巡逻人员,分成三班,24小时不间断巡逻;在遗址周边的主要路口设置卡点,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组织王家村的村民成立志愿巡逻队,协助我们进行安保工作。


 当天晚上,我们就开始在遗址周边安装红外监控摄像头。胖子负责调试设备,我和父亲、李局长一起帮忙固定摄像头,民警们则在周边巡逻。王家村的村民也很积极,来了十几个青壮年,手里拿着手电筒和木棍,跟着民警一起巡逻,还主动给我们送来热水和食物。


 “小伙子,你们放心,有我们在,肯定不让那些偷文物的人得逞!”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握着我的手,语气坚定地说,“这些文物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我们不能让它们被偷走!”


 听着大爷的话,我心里暖暖的。原来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文物工作者和民警的责任,更是每一个普通人的责任。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深夜,我和胖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值守,红外监控屏幕上显示着遗址周边的情况,一切都很平静。胖子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希望今晚‘鬼市’的人别来,我这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我笑着说:“你就别指望了,‘鬼市’的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还是打起精神来,小心为妙。”


 就在这时,红外监控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几道人影,正朝着祭祀遗址的方向移动。我赶紧叫醒胖子:“胖子,快看!有人来了!”


 胖子一下子清醒过来,凑到屏幕前仔细看:“是‘鬼市’的人!至少有五个人,手里还拿着东西,像是洛阳铲和撬棍!”


 我立刻拿起对讲机,通知父亲、李局长和巡逻的民警:“注意!有可疑人员朝着祭祀遗址移动,大约五人,携带工具,在遗址东边的玉米地附近!”


 很快,对讲机里传来了父亲的声音:“收到!我们已经往东边赶了,你们在帐篷里待着,别出来,注意安全!”


 我和胖子趴在帐篷的窗户边,透过缝隙往外看。只见五道黑影在玉米地里快速移动,动作很轻,显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他们很快就到了祭祀遗址的警戒线外,停下来观察了一会儿,然后拿出工具,准备剪断警戒线。


 就在这时,民警和村民们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强光手电的光线瞬间照亮了整个遗址,“不许动!放下武器!”的喊声在夜空中回荡。


 那五个“鬼市”的人吓了一跳,转身想跑,可已经来不及了,民警们很快就将他们团团围住。经过一番搏斗,五个男人都被制服了,手里的洛阳铲、撬棍也被缴获。


 我们从帐篷里出来,走到被抓获的“鬼市”成员面前。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留着光头,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眼神凶狠。李局长认出了他:“你是‘秃鹫’!之前在西安偷过唐代古墓,被我们列为网上逃犯,没想到你竟然敢跑到宝鸡来!”


 “秃鹫”冷笑一声,没有说话。民警们从他们的背包里搜出了洛阳铲、撬棍、绳索和几个空的文物收纳箱,还有一张手绘的祭祀遗址地图,上面标注了祭祀坑的位置和深度。


 经过初步审讯,“秃鹫”交代,他们是受“冢虎”的指使来的,“冢虎”给了他们祭祀遗址的大致位置,让他们尽快找到青铜礼器,偷出来后送到西安的一个秘密据点。“秃鹫”还交代,“冢虎”最近一直在西安活动,手里有很多从各地古墓里偷来的文物,准备下个月通过非法渠道卖到国外。


 这个消息让我们又惊又喜,惊的是“冢虎”竟然准备将文物卖到国外,喜的是我们终于得到了“冢虎”的下落。父亲立刻将这个情况上报给国家文物局,请求协调西安的文物部门和警方,对“冢虎”的秘密据点进行调查,争取将他抓获,追回被盗的文物。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留在宝鸡,协助当地文物部门对祭祀遗址进行初步的清理和勘探。在第二个祭祀坑的底部,我们又发现了几件青铜礼器的残片,经过拼接,初步判断是一件青铜方鼎和两件青铜簋,虽然还不完整,但已经能看出它们的规模和工艺。


 李局长兴奋地说:“等正式发掘的时候,咱们肯定能找到完整的青铜礼器,说不定还能发现甲骨文或者其他的珍贵文物。到时候,这个祭祀遗址一定会震惊全国!”


 离开宝鸡的前一天,国家文物局传来消息,西安的文物部门和警方已经找到了“冢虎”的秘密据点,在一个废弃的工厂里,查获了大量从各地古墓里偷来的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共300多件,其中就有之前河南被盗的春秋青铜方壶。“冢虎”也被当场抓获,目前正在接受审讯。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非常高兴。胖子激动地跳了起来:“太好了!终于抓到‘冢虎’了!这下看那些‘鬼市’的人还敢不敢偷文物!”


 父亲也松了口气:“抓到‘冢虎’,算是端掉了‘鬼市’的一个重要据点,不过这只是开始,还有很多文物贩子和盗墓贼在逍遥法外,咱们的任务还很重。”


 离开宝鸡时,王家村的村民又来送行。那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拉着父亲的手说:“谢谢你们啊,保住了咱们的祭祀遗址,也抓到了偷文物的坏人。以后要是还有啥需要帮忙的,你们尽管来!”


 车子驶离宝鸡,朝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田野里的麦浪依旧金黄,可我的心里却充满了力量。我知道,文物保护的道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危险,但只要我们心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只要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中来,我们就一定能守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


 父亲的手机又响了,是国家文物局打来的,电话里说,河南安阳发现了一处商代晚期的贵族墓,墓中疑似有带铭文的甲骨文和青铜礼器,近期有“鬼市”的人在周边活动,让我们赶紧过去支援。


 我们对视一眼,眼里都充满了干劲。胖子笑着说:“商代晚期的贵族墓!还有甲骨文!这可是大发现啊!咱们赶紧走,可别让‘鬼市’的人抢了先!”


 父亲点了点头,转动方向盘,车子朝着河南安阳的方向驶去。我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一直跟着父亲和胖子,走在文物保护的路上,守护好每一件文物,守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