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9章 天墓无极(134)(第2页)
剩下的一架直升机见状,立刻拉高高度,对着洞口投下火箭弹。火箭弹在雪地里爆炸,掀起巨大的雪浪,洞口的防御工事受损严重。赵雷带领队员们躲到冰岩后,用重机枪对着直升机疯狂扫射,子弹打在直升机的机身上,留下一个个弹孔。
直升机驾驶员见无法靠近洞口,只能转身撤退。赵雷没有下令追击,他知道,黑蝎的残余势力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肯定会寻找其他机会,再次袭击神脉节点。
“尽快完成冰室的探查和取样,然后撤离这里。”赵雷对着队员们说,“我们必须尽快返回基地,向冷队汇报情况,制定更完善的防御计划,保护好其他神脉节点。”
队员们加快了速度,考古专家完成了神脉液的取样和检测,机关破解小组拆除了部分陷阱,留下几个用于防御的地雷。当所有人撤离到洞口时,远处的天空中再次出现了直升机的轰鸣声——这次不是黑蝎的,而是总部派来的增援直升机。
“我们的增援到了!”队员们兴奋地大喊,朝着直升机挥手。直升机降落在雪地上,医护人员和更多的队员走下飞机,带来了新的装备和补给。
赵雷带领队员们登上直升机,看着逐渐远去的冰眼区域,心中满是感慨。这次探索虽然遇到了黑蝎的袭击,但成功获取了神脉液的样本,了解了冰眼节点的作用,为后续的探索积累了经验。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神脉节点需要探索,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直升机朝着基地的方向飞去,夜色再次笼罩昆仑山脉。冷锋站在基地的了望塔上,看着远处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坚定。他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会坚守信念,保护好昆仑山脉的每一个神脉节点,守护好中华文明的瑰宝,让昆仑古文明的秘密得以传承,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基地的指挥室里,全息投影正实时显示着五个探索小组的位置。冷锋盯着屏幕上代表赵雷小组的绿色光点逐渐靠近基地,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冰眼节点的探索虽有惊无险,但黑蝎残余势力的快速反扑,证明他们对神脉节点的重视远超预期。
“冷队,赵雷小组已经进入基地范围,预计十分钟后抵达。”通讯兵的声音打破了指挥室的宁静,“另外,总部传来消息,国际刑警在中亚地区抓获了三名黑蝎骨干,审讯后得知,天蝎在被掩埋前曾向总部发送过‘十二脉毁,昆仑必亡’的加密信息,推测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摧毁所有神脉节点,引发昆仑山脉地质崩塌。”
冷锋的眉头瞬间拧紧。若神脉系统被摧毁,不仅昆仑山脉的生态会遭到毁灭性破坏,下游的江河也可能出现断流或洪水,波及数百万民众。“立刻将消息同步给所有探索小组,让他们加强警戒,一旦发现黑蝎踪迹,优先保证人员安全,必要时可放弃节点探索。”他对着对讲机下令,同时调出昆仑山脉的地质模型,“老张,你立刻测算神脉节点全部被毁后的地质影响范围,为后续防御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地质学家老张立刻带领团队投入工作,电脑屏幕上的数据飞速跳动。半小时后,一份详细的地质影响报告摆在了冷锋面前:“神脉节点若全部被毁,短期内会引发昆仑山脉中段的8级以上地震,冰川融水将形成大规模洪水,淹没下游的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部分区域;长期来看,昆仑山脉的地质结构会逐渐不稳定,可能导致周边地区频繁发生地震和山体滑坡。”
冷锋看着报告上触目惊心的数据,心中愈发沉重。此时,赵雷小组的队员们已经抵达基地,他们带回了冰眼节点的神脉液样本和通道内的符文拓片。李教授和张岚立刻拿着样本前往实验室,通过高精度质谱仪分析样本成分。
“冰眼节点的神脉液中,未知微量元素的含量是神宫样本的三倍!”张岚拿着检测报告冲进指挥室,脸上满是兴奋,“这种微量元素不仅能在低温下保持液态,还能吸收和释放地质能量,正是神脉系统维持昆仑山脉地质稳定的关键!如果能破解它的合成方法,或许能人为修复受损的神脉节点。”
冷锋接过报告,目光落在“地质能量吸收”几个字上。“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保护好现有神脉节点,同时找到合成这种微量元素的方法,就能阻止黑蝎的阴谋?”
“理论上是这样,但合成难度极大。”张岚指着报告上的分子结构图,“这种微量元素的分子结构极其复杂,需要在超低温、高压的环境下才能合成,目前我们的技术还无法实现。不过,古卷记载,神宫的主殿内有一台‘脉能转化仪’,或许能利用昆仑镜和神脉液,将普通物质转化为这种微量元素。”
冷锋立刻让陈曦调取神宫主殿的三维模型,在张岚的指引下,找到了位于主殿角落的一台金属装置——那正是“脉能转化仪”。装置主体呈圆柱形,顶部有一个与昆仑镜匹配的凹槽,侧面有多个管道接口,显然是用于输送神脉液的。
“要启动脉能转化仪,需要昆仑镜、神脉液和青铜圆盘三者配合。”李教授补充道,“古卷记载‘镜引脉能,盘承脉液,仪转化生’,三者缺一不可。但神宫主殿已经被冰川掩埋,要想再次进入,需要重新开辟通道,而且风险极大。”
冷锋沉思片刻,做出决定:“优先保护已发现的神脉节点,同时组织一支精锐小队,准备重新进入神宫主殿,启动脉能转化仪。赵雷,你带领侦查小队,对神宫周围区域进行全面勘察,寻找安全的通道入口;李锐,你负责准备进入神宫所需的装备,包括破冰设备、防化服、机关破解工具和足够的补给;张岚和李教授,继续研究古卷和神脉液样本,寻找启动脉能转化仪的具体方法。”
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赵雷带领侦查小队乘坐直升机,对神宫周围的冰川区域进行勘察。经过两天的细致搜索,他们在神宫主殿西侧三公里处发现了一条天然冰缝,冰缝底部与神宫的废弃通道相连,且没有被坍塌的冰川堵塞,是进入主殿的理想通道。
“冷队,我们在冰缝内发现了黑蝎留下的标记,推测他们之前也考察过这里,但没有找到进入主殿的方法。”赵雷对着对讲机汇报,同时让队员们在冰缝入口设置警戒装置,“冰缝内的温度约为零下四十摄氏度,有多处冰锥悬挂在顶部,需要小心通过。”
冷锋接到汇报后,立刻组织精锐小队——包括赵雷、李锐、陈曦、张岚、李教授和五名经验丰富的登山队员。小队携带破冰镐、激光切割仪、便携式氧气罐、防寒睡袋等装备,乘坐直升机前往冰缝所在地。
直升机降落在冰缝入口附近的雪原上,队员们穿戴好防寒装备,开始向冰缝内进发。冰缝宽约三米,深约两百米,底部的通道仅容一人通过。张岚走在最前面,手中的机关探测仪不断扫描着通道两侧的冰壁,确保没有隐藏的机关。
“小心!顶部有冰锥松动!”登山队员突然大喊,所有人立刻卧倒。一块直径约一米的冰锥从顶部坠落,砸在地面上碎裂开来,冰块飞溅。队员们起身拍掉身上的碎冰,继续前进,赵雷则用登山绳将顶部的冰锥逐一固定,防止再次发生危险。
经过两小时的艰难跋涉,小队终于抵达通道的尽头——一道被冰层覆盖的石门,石门上刻着与神宫主殿相同的符文。“这就是通往主殿的侧门!”李教授兴奋地说,“只要打开这道石门,就能进入主殿,找到脉能转化仪!”张岚用激光切割仪清除石门上的冰层,露出下方的菱形凹槽。李教授将昆仑镜嵌入凹槽,石门发出“轰隆”的闷响,缓缓向两侧打开。主殿内的景象与之前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中央的水晶球虽然布满裂缝,但仍散发着微弱的蓝光,脉能转化仪静静地矗立在角落,表面覆盖着一层薄冰。
队员们小心翼翼地进入主殿,张岚立刻用机关探测仪检查周围环境,确认没有危险后,开始清理脉能转化仪表面的薄冰。仪器上的符文在清理后逐渐亮起,与昆仑镜的蓝光相互呼应。
“需要将神脉液注入仪器的管道接口,同时用青铜圆盘激活能量核心。”张岚指着仪器侧面的三个接口,“古卷记载,注入神脉液的顺序必须是‘天、地、人’,对应三个接口,否则会引发仪器爆炸。”
李教授和考古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神脉液注入接口,张岚则将青铜圆盘放在仪器顶部的凹槽内。当最后一滴神脉液注入完毕,青铜圆盘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仪器开始运转,发出低沉的嗡鸣,表面的符文依次亮起,形成一道蓝色的能量流,与昆仑镜相连。
“成功了!脉能转化仪启动了!”陈曦兴奋地喊道,仪器的显示屏上开始显示各种数据,绿色的指示灯代表仪器运转正常。
就在这时,主殿的冰壁突然被炸开一个大洞,五名穿着黑色战术服的人影冲了进来,手中的火箭筒对准了脉能转化仪。“是黑蝎的人!”冷锋大喊,立刻扑到仪器旁,用身体挡住火箭筒的射击路线。
赵雷和李锐反应迅速,举枪射击,三发点射精准命中三名黑蝎成员的胸口。剩下的两名成员想要扣动火箭筒的扳机,却被陈曦操控的微型机器人绊倒,冷锋趁机冲上去,用军刺刺穿他们的胸膛。
战斗很快结束,队员们检查了黑蝎成员的尸体,发现他们身上携带的通讯设备正在发送信号——显然是想通知其他黑蝎成员前来支援。“我们必须尽快完成神脉液的转化,然后撤离这里!”冷锋对着队员们说,“黑蝎的大部队可能很快就会赶到!”
张岚和李教授立刻投入工作,根据仪器显示屏上的数据,调整神脉液的注入量和能量输出功率。仪器的运转声越来越响,蓝色的能量流在昆仑镜和仪器之间不断循环,神脉液中的未知微量元素含量逐渐增加。
“还有十分钟!转化就能完成!”张岚兴奋地喊道,显示屏上的数据显示,微量元素的含量已经达到了修复神脉节点的最低要求。
就在这时,主殿外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和重机枪的扫射声,黑蝎的大部队已经赶到。“冷队!他们在炸主殿的冰壁!冰壁快要坍塌了!”赵雷大喊,同时举枪对着冰壁上的洞口射击,阻止黑蝎成员进入。
冷锋看着显示屏上的倒计时,知道已经没有时间等待转化完成。“张岚,立刻停止转化,将已转化的神脉液收集起来!我们必须马上撤离!”
张岚立刻按下停止按钮,将装有转化后神脉液的容器密封好。队员们带着昆仑镜、青铜圆盘和容器,快速向通道内撤离。当最后一名队员进入通道时,主殿的冰壁彻底坍塌,巨大的冰块堵塞了通道入口,将黑蝎成员挡在了外面。
小队沿着通道快速返回,冰缝内的温度越来越低,队员们的防寒服已经无法完全抵御寒冷,不少人的脸颊和手指都出现了冻伤。但为了保护转化后的神脉液,他们咬牙坚持,加快前进的速度。
经过三小时的艰难跋涉,小队终于走出冰缝,登上了前来接应的直升机。直升机缓缓升空,队员们看着下方逐渐被暴风雪覆盖的冰缝,心中松了一口气——虽然没有完成全部神脉液的转化,但至少获取了足够修复部分神脉节点的微量元素,为后续的防御计划争取了时间。
直升机返回基地时,总部派来的专家团队已经等候在停机坪上。他们立刻将转化后的神脉液送往实验室,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这些微量元素修复受损的神脉节点。
冷锋站在实验室外,看着专家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保护神脉系统的战斗还没有结束,黑蝎的残余势力仍在虎视眈眈,还有多个神脉节点需要探索和保护。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利用已掌握的技术和文物,就一定能守护好昆仑山脉,阻止黑蝎的阴谋,让中华文明的瑰宝永远传承下去。
此时,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张岚兴奋地跑出来:“冷队!我们成功了!利用转化后的神脉液,我们已经研发出修复神脉节点的技术,明天就可以前往冰眼节点进行修复!”
冷锋点点头,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他知道,新的战斗即将开始,他们将带着修复技术,前往各个神脉节点,守护昆仑山脉的地质稳定,保护好上古文明的传承,为人类的未来贡献力量。
基地的清晨被低旋的直升机轰鸣声打破,三架满载修复设备和队员的米-171直升机依次升空,朝着冰眼节点的方向飞去。机舱内,张岚正拿着平板电脑,向队员们演示神脉节点修复流程——将转化后的神脉液通过特制注射管注入节点核心,再用昆仑镜激活能量循环,整个过程需要在零下三十度的低温环境中持续操作两小时,任何一步失误都可能导致修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