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弄潮者勇15:倾动诸公卿

上面这些都是杨旭找的理由。文彭死于性情刚直,受不了晏春秋伪造《焚书》。这书颠覆伦理道德,说一切事急从权。君不贤,可以为了保命杀之。父母、子女也是如此。

 文彭觉得这不扯淡么?那照这么说,当诡异要杀掉你的时候,岂不是可以不管“人诡三十年条约”破灭的风险,反杀诡异?

 几代人的心血,因为你一人付诸东流?这可不兴倡导啊,私下里弄弄得了。

 他和师父大吵一架,把晏春秋气了个够呛。

 老年的晏春秋是个很会表演的人,他能在任何时刻表现出自己的礼贤下士,却唯独对这个徒弟小心眼。他想说别人不理解我就算了,你跟了我这么多年,难道还不理解我吗?

 可他没想到文彭这般刚烈,竟然自尽了。从此晏春秋再也不敢提起他。

 杨旭知道事实,但他早和太师私下见过面。骆离为人谨慎多谋,援笔长赋,烂然成章,见识异于常人,让他佩服。再加上晏氏的清规早就让他烦躁,竟然和骆离一拍即合,私下里贪污了不知道多少学校经费,互相引为忘年交。甚至愿意抛弃三千同门,跟骆离起兵造反。

 骆离的在外形象就是这么好。可以说是倾动诸公卿。

 不同于晏太傅的明着庇护,骆太师的庇护更为柔和。太傅的党羽深相结纳,调护一时,如果有一个人被弹劾,其他人会立刻跟上。但骆离会当堂不争,私下周全。

 两年前,夏家勾连[乾国],犯了大罪。阖家当被处死。夏家最出息的存在,[断魂亭]“风伯”返回求救,不想撞上了阳州的埋伏,垂死的时候,遇到了钓鱼的骆太师。

 这俩人原先不熟,可风伯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捧起一手水当酒,以后事嘱托骆太师。骆离口虽不言,心已许之。后来夏氏下狱,按律法要斩首,骆离却倾身庇护他们,苦心营救,终于让他们只是流放。夏氏感激他,在中州之战出了大力。这件事被传为美谈。

 就连[天宝阁]的财生,也因为这些事件选择了他。派[天宝阁]的话本传唱,说他是当代君子的典范,离国朝廷最后的清流,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