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逃之夭夭(第2页)

 当然朝廷的租税来得猝不及防,也莫名其妙,

 在村民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

 刚刚得到安置的流民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活下去,完全不顾他人,

 他们在尽可能的搜刮了村子之后,逃之夭夭了,

 还有些不讲究,把村子里刚刚播种下去的土豆都掏出来带着跑了,

 总而言之,流民收刮了一遍村子之后,溜之大吉了,

 只留下了一地的鸡零狗碎,和村子里人无休止的咒骂。

 瑶塘村的几户流民自然知道其他村子里的流民闻风而逃了,

 他们看着对他们更加鄙夷指点防备的村民,心中也起了逃走的心思,

 不过多起流民逃税,临水县的戒备都变得更加的高,

 村民们的相互监视,县衙里面的衙役出动,

 还有部分被抓回来的流民的下场,

 都是不断抑制那些有心逃税之人的警钟,

 流民一无所有,自然可以一走了之,当时世代居住在此地的村民们根本没有流民那样的魄力和决断。

 他们有世代割舍不下的情结,故土难离,

 土地,房子,列祖列宗的坟墓,这些是无法带走的,也是他们无法脱离的,

 所以在苦难还没有走到绝境的时候,他们尽管骂骂咧咧,

 却最终都选择屈服。

 最着急,最快速的那批流民逃走之后,村子里还剩下的流民也人心浮动,

 在高压的监视之下,他们安安分分的照常生活着,却没人知道他们私底下的动作。

 村子里的注意力大部分被流民吸引,

 赵大成趁着这段时间,与林家、周家两家再次商量了一下,躲进山里的提议。

 “现在官府根本不给人活路,不然咱们就逃进山里去吧!”

 周老爹和林父听了这话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赞同,

 下意识的开始反驳,

 “现在逃进山里,咱们没房子没地的,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

 “就是,家里之前一直攒粮食,虽然要交税,但是一家子多挖些野菜,等到收了粮食,就好了,没必要躲进山里去,”

 在林父和周老爹的想象里,逃走是走投无路的最后打算,现在家里还有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