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军队编制(第3页)
在西欧和泥轰的封建体制之下,那句“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可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把来自不同家族的特定兵种抽调出来集中使用,这无疑对主家的支配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方面,以往的作战任务分配和功劳评定,都是以家族为基本单位,极少直接细分到个人,由此产生的惯性思维,想要克服谈何容易;另一方面,要对来自之前毫无关联家族的士卒进行统一指挥与协调,其中的麻烦与困难更是数不胜数。
别的战国大名暂且不说,至少此刻以各家为单位集结在津南町的越后长尾家,对领国的支配能力还远远达不到这个程度……
好在今川家并非毫无基础。去年,今川家就自己出钱,将从属附庸国众的一些身材高壮的半脱产足轻集中起来,专门训练铁锏。这一举措,竟在无意间为这次分兵种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军种铁炮,本就由花仓众一队人马负责掌控;铁锏兵之间,因为有过共同训练的经历,能够迅速实现统一协调指挥;而马队成员,皆是识字的武士,人数相对不多,指挥起来倒也不算困难。最后的长枪足轻,作战指令简单易懂,虽说只是战场上的杂兵,但也并非难以调度。毕竟在野战时,只要前面几个军种能够成功奠定优势,让他们趁着大好局势,痛打落水狗即可,而如果前几个兵种没什么好的战果,他们也基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朝比奈亲德觉得这些困难并非无法克服。最终,他还是同意在自己所率领的中路军队里,按照今川义真提出的方式进行划分。不过,他也对今川义元提出了一个要求:多准备些粮草。毕竟他打算边行军边进行整编,如此一来,行军速度必然会大幅减缓。
今川义元看着意气风发、满脑子新奇想法的儿子,无奈地苦笑摇头。又到了那【骏河呆瓜脑洞大开张张嘴、海道第一带着人累断腿】的无奈时刻。但作为一个统帅能力卓越的战国大名,他也清晰地看到了儿子想法背后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在仔细估算粮食支出后,确认自家还能够负担得起,最终还是认可了儿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