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大内家的最低谷(第2页)
陶隆康看着他们,心中稍安。他知道,这些来自东海道的武士,水性极佳,操船技术远超他们这些山阳道的武士。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兴津弥五郎及其部下,郑重地行了一礼:“如此,兴津大人,还有诸位今川家的勇士,主公……不,大内家的未来,就拜托诸位了!”
“份内之事!”兴津弥五郎抱拳还礼,随即转身,用他那特有的、能压过风浪的嗓门吼道:“升起半帆!注意舵向!咱们趁着这潮水,出发!”
水手和武士们轰然应诺,紧张而有序地忙碌起来。缆绳被收起,跳板撤回,巨大的船桨探入水中。船身微微一震,开始缓缓离开布满创伤的岸。
船只劈开金色的波浪,向着东方,向着石见国的方向,坚定地驶去。陶隆康手扶船舷,久久凝望着逐渐远去、笼罩在暮色与悲伤中的长门国海岸线。而在他的身后,在船舱的阴影里,年幼的大内义教正睁着乌黑的眼睛,懵懂地注视着这一切。这艘在暮色中航行的孤舟,承载着大内氏最后一丝嫡流血脉,也承载着复仇与未来的微弱火种,正驶向未知的、但充满可能性的明天。海天相接处,最后一缕阳光即将被墨色的海平面吞没,而一弯苍白的新月,已悄然东升。
……
差不多同一时间,陶隆房的大军迫近了大宁寺。
出现在陶隆房面前的大宁寺并没有如他预想的那样,是个做了些防御准备的堡垒,反而像个正常的佛寺,没有被卷入到附近地区的战乱,有阵阵梵唱混杂风雨声传了出去,隐约还亮起了几盏灯……
陶隆房拉住马缰,停在了距离大宁寺门口约一百步外,并且抬手示意所有人停下。
陶隆房随手指了指临近的一个骑马武士,“你,过去看下!”
“嗨!”那名骑马武士得令后纵马前出,来到大宁寺,原本听得不太清楚的梵唱已经变成了清晰的超度用的佛经。
“是陶家的武士?”一个知客僧撑着伞,打开佛寺大门,看到了过来的武士,注意到武士背后指物上的陶家家纹,还隔着雨幕,隐约见到有大队人马。
“大内家,大内府大人已经已经逃离这里了?你们是否愿意向陶尾张守大人投降?”武士没有下马,直接高声问道。
知客僧行了个合十礼后慢悠悠回答道:“大内府大人并没有逃离,他就在寺里!不仅他,之前离开山口城的人,绝大部分都还在这里。至于投降,您还没有资格,请陶尾张守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