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夜横刀无德和尚

第一百八十四章 佳日不佳(第3页)

 这一夜,整个大魏边关狼烟冲天,烽火已然烧至边境。

 大单于亲率四十万大军大举南下的消息,终于在六日后传回京中。

 自边关而回的斥候同时还带回另一条震动朝野的消息:崔胤雄大将军统领的关外主军与匈奴激战三日,最终由于军中缺粮已久,于三日前大败于大单于率领的匈奴军先锋,目前仍在且战且退。

 董言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相府的后花园下棋。

 直到棋子跌落在地上时,他才从震惊中清醒过来。

 “这……这不可能……”

 这一刻,董言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透露着深刻的恐惧,自他任相至今,从来没有人在他的脸上看到过这种表情。

 “他……他怎么会输的?崔胤雄……怎么可能输?”

 董言在园中来回踱步,口中反反复复就是这么两句话,他实在想不通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身为一代权相,董言自然懂得御人并非一味的威逼,也要适当的利诱。

 是以,无论是用于江南赈灾的灾粮,又或是运往前线的军饷,他都会抽取其中四成,再取其中三成分予他这一派自上而下的各地官员。

 至于平日里的古董字画、金银珠宝一类的打点自然不必多言。

 董相爷的雷霆手段本就骇人,再配合这雨露之恩,朝中过半官员无不对其敬畏不已。

 可是,崔胤雄崔大将军就是一个硬骨头,他常年镇守边关,偏偏就不吃董言这一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得到朝中文官的支持,崔胤雄毅然站到了左相刘贵清一边。

 可惜,刘贵清与崔胤雄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加起来仍敌不过董言会讨当今圣上李雪庭欢心。

 为了敲打崔胤雄,董言刻意多扣了一成输往前线的军饷,而且逐年稍增。

 如此一来,崔胤雄即便打了胜仗,却也因为粮草不足而不能远征,更不必说什么深入草原、直捣匈奴核心。

 正是因为董、刘两派的朝野之斗,导致崔胤雄在前线只能守境二十年,却不能立开疆扩土之功。

 到头来,反给了大单于一统草原的时间——从某个角度来说,是董言给大魏一手养出了这个空前强大的敌人。

 ——可即便如此,崔胤雄也没有败的道理啊?

 董言深明唇亡齿寒的道理,也明白崔胤雄就是大魏最大的防线,所以他虽然打压崔胤雄,却不会打压过甚。

 ——上一批扣下的军饷已在半月前发往前线,崔胤雄理应早已收到。

 ——那批军饷或许不多,但足以支撑他一个月……他怎么会因为粮草不足而落败的?

 董言反复思索,最终得到一个结论——那批军饷根本没有送到前线!

 他挥手赶退园子里的所有下人,只留下那位静静坐在棋盘前的对弈者。

 这是一个看来五十有余的老者,头戴洁白纶巾,一身鹤麾也是一尘不染。

 这老人的眼神看似空洞无神,却又像是一个无底洞,永远无法望穿其底。

 墨师爷。

 董言一直很喜欢、很器重墨师爷,因为墨师爷总是能把他不方便做的事完美处理好,也因为墨师爷的棋艺确实很高。

 董言时常感慨以墨师爷的本事不该屈身于江湖,而是应该到朝堂之上做出一番成就。

 每当董言暗示招揽之意时,墨师爷总是以高妙的话术,优雅、合理地婉拒。

 是以,董言只好把墨师爷当作一个绝好的合作对象,同时也视其为自己的智囊,当他遇到一些费解之事时,便会询问墨师爷的看法。

 正如此刻。

 “莫先生,请问你如何看待此事?”

 “此事非同小可。”

 墨师爷的语气可谓严肃,但脸上却没有半分“非同小可”的表情。

 “这么一大批军粮凭空消失,绝非常人可以做到,可见策划此事的一定是一个极其庞大且严密的组织。”

 “先生莫非已有了头绪?”

 “不错。”

 墨师爷将指间的白子轻轻放入棋壶,然后缓缓起身,目中带着一丝令人费解的笑意。

 (祝诸位书友元旦快乐,新年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