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仙佛问缘(第2页)
因为月遥还有一招尚未发动——自净月宫开山祖师之后,再也无人练成的一招“仙佛同心”!n
就在那急转的气流形成漩涡之时,银缎剑忽然如变戏法般自活佛眼底消失。n
月遥并非戏子,她当然不能让手中的剑真的消失,只是一股神妙的奇劲将银缎剑的剑体忽地疾旋为一节节仿佛麻花拼凑而成的断剑,自活佛的视角看去,倒像是这柄六尺长短的软剑忽然消失了。n
事实上,月遥与活佛之间的距离也随着银缎剑的收短而疾速变短——月遥已在这一瞬与银缎剑形成一条笔直的线,也在这一瞬与银缎剑进行着同速的飞转。n
这一刻,那飞舞的身姿简直美如传说中的仙子,其剑势却又庄重的好似一尊大佛。n
仙佛同心。n
欲成此招,高深的内力、完美的气力掌控、坚柔并存的筋骨韧性,三者缺一不可。n
可若要展现此技的精髓,最重要的还是修习者那堪比仙佛、无上清净的平常心境。n
古往今来,月遥是第二个达到如此心境之人。n
月遥是如何臻至这仙佛之心的?n
无他,唯坦然而已。n
对于心中的七情六欲,坦然视之,平静处之。n
净月宫的历代先辈都以为所谓“仙佛同心”便是看遍世间苦乐之后,再以超然之态面对,如此方为真仙佛。n
月遥自问做不到这一点——她对夏逸的情感,始终是她心中卸不下的枷锁。n
当日跳崖之时,她依然没有卸下这“枷锁”。n
可正是那死前的无憾,反而让她正视了心中的情感。n
爱而不得又如何?n
举世皆敌又如何?n
即便夏逸不属于她,她也无悔于单恋一场。n
即便为同门所不容,她也依然怀恋往日的情谊。n
喜怒哀乐是众生都无法舍去的情感,既然不能舍去,又何必强己所难?n
是以,月遥终于在不经意间亲自卸下了自己的“枷锁”,也终于领悟了祖师所说的“仙佛同心”。n
人就是人,不是仙佛又怎能明白仙佛的心思?n
“仙佛同心”并不是要人去领悟仙佛之心,而是要仙佛下凡,与人同心——如此心境,方为“仙佛同心”!n
得夏逸方才那一轮猛攻,月遥才有蓄力发动这一招的时机。n
如今剑势已成,只待发劲!n
劲,已发!n
时间如同静止,空间仿佛冻结。n
月遥在这一刻结束了旋舞的身姿,但手中那柄银缎剑却随着她的发劲急刺而出,无数道疾旋的光团在刹那间汇成一条直线,如同仙子从夜空中摘下的无数颗繁星,于此际连成一条绝美的缎带。n
活佛的脸色变了。n
他已然感到掌间的气流开始紊乱,竟在那难以言述的剑势下出现崩坏之态。n
随着一声厉啸,活佛口鼻同时射出急促的血箭,瞬间将毕生功力汇集于掌间!n
“仙佛同心”与“倒果为因掌”皆是世间至高武学,当这两种神技相遇之时,又会激出怎样绚烂的火花?n
没有火花。n
只有血花。n
“仙佛同心”本就是耗气极巨的压箱之技,非到万不得已之时不可使用。n
月遥曾在昼间以此技重创墨师爷,已是身负内伤,经数个时辰的调休才压住伤势,此际又经活佛那排山倒海一般的掌力震压,当即口吐鲜血、踉跄倒地,再也握不住手中那柄银缎剑!n
如此看来,月遥可是拼输了这一合?n
不是。n
活佛虽然以一掌震碎对手的无匹剑势,但“倒果为因掌”却不能将“仙佛同心”的剑势尽数吸收——宛如出自仙佛之手的剑气,瞬间斩断他的大小拇指以及一根无名指!n
活佛难以置信地看着仅剩的两指,如何不知自己这一招旷古烁今的“倒果为因掌”已再也不会出现于世间。n
“好……好一招仙佛同心!”n
活佛遥瞪远处,看着已然力尽的月遥,盯着那惨白无色的美颜,如若疯魔般怒笑道:“净月宫历代先祖都未练成的一招,想不到竟被你这区区小辈练就!”n
似已具象的杀意如无量大海般压向月遥,直令她娇躯轻颤,好像下一刻就要禁不住压力而昏厥。n